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在賴維鈞眼中,獨特的歷史文化、急速的城市節奏及濃厚的人情味交織在一起,使香港成為魅力之都。城市發展新舊交替,他卻不忍舊貌消失,遂以畫代替文字,水彩結合水墨,夢幻融合寫實,給香港一封「家書」。■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慧恩 部分圖:主辦方提供
在今次「築動 香港.情」展覽中,除了展出過往的水墨作品外,亦帶來一系列以香港舊建築為題材的作品。雷生春、魯班先師廟、灣仔藍屋......無一不是香港人熟悉的地標。賴維鈞表示,是次作品結合中西風格,也代表茩輕銢O中西文化結合的都市。
(文:香港文匯報 賴:賴維鈞)
對香港情有獨鍾
文:今次展覽展示了一系列以香港景點/地標為主題的作品,能否談談創作理念?
賴:我向來對保護香港環境和歷史遺產的議題都很關心。香港是富有獨特文化和歷史的城市,然而,一個城市需要不斷發展,新建築總會取代舊項目,但我認為發展的同時亦要保留特色舊建築。大約一年前,我巧遇德材建築,發覺在環保議題上彼此理念相同,一拍即合,故合辦了今次展覽。
今次挑選的景點反映了我對香港的「情」和「感」。我隨意挑選了六個我認為有感覺的香港舊建築,例如和昌大押,是經典之作;像雷生春,是我常常經過的地方;至於藍屋,則很有魅力,極具保育價值。我希望透過藝術創作,默默為這個城市出一分力,為這個「家」保留獨有的回憶。
文:今次的作品在繪畫風格上有何特別?
賴:今次作品的特色在於我把兩種各具特色的媒體融合在一起。因為要突出建築物的特色,要用較寫實的風格,所以我以水彩表達前景,同時融合了中國的水墨畫作為背景氣氛,因此,背景出現了像大理石、星雲的圖案,恍如夢想世界。同時今次作品的構圖較為長和窄,帶點中國味道。水彩與水墨的結合,中西合璧,就像香港,也是一個中西結合的城市。我又為今次的作品加上英文題目,對我來說也是新嘗試,我想我的作品就是比較率性和隨意吧!
嘗試創新風格
文:除了今次的作品外,在你過往創作的水墨畫上也有加英文,為什麼會發展這種風格呢?
賴:香港本身就是中西文化共冶一爐,而且是國際化的城市,如果只用中文書法,就好像太中式。如果用英文,令人感覺隨意一點,看上去也更加有時尚感,外國人也可以看得明。而且我認為用英文也較為間接,容易引發觀者主動思考。
文:除了一般的水墨作品外,你還試過把玻璃與水墨結合,創作過環保玻璃水墨畫,創作的緣由是什麼呢?
賴:談起環保玻璃水墨畫,我也是第一次嘗試。當年德材建築公司於舊政府總部翻新工程中,把有60年歷史的廢棄玻璃經環保公司處理,打成粉末。雖然玻璃與水墨畫風馬牛不相及,但我想「閃令令」的玻璃出現在水墨畫中,也挺有新鮮感,便嘗試把兩者結合,對我來說也是「創舉」吧。
創作玻璃水墨畫頗有難度。過程中,我嘗試過用宣紙、水彩紙,都不成功,最後便採用油畫布,雖然化墨的效果未必如宣紙般理想,但亦總算保留到水墨味道。在這系列作品中,我所畫的都是動物為主,例如魚、鳥、烏龜,都是取材自環保的故事。例如烏龜,可理解為「環保唔怕遲,最怕你唔做」,算是有一點勵志的意味吧!我也希望透過作品帶出正能量。
文:什麼時候開始接觸現代水墨?
賴:其實我是近兩三年才喜歡現代水墨。以前聽到水墨都驚,覺得很舊式又很傳統,看畫展時都會避開。後來才發現原來現代水墨很有創意,鼓勵你用很多不同的方法發現新的視覺效果,和我從事設計工作的理念很相近。現代水墨可以表達一些抽象的意境,而且有時出來的效果未必可以由畫家完全控制,常常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水墨創作的道路上不是走了很久很遠,往後我會繼續走下去,不斷嘗試和創新。
追求寫意風格
文:能談談在你的創作人生中對你有啟發的人?
賴:第一個是畢子融,他是我在香港理工大學第一堂課的老師。我一直認為自己畫畫很不錯,還記得當年第一堂課,我畫苦瓜,那時很努力地畫了10小時,結果他叫我回去再畫多20小時。當時我並不明白他的用意,就真的回去再畫20小時。當刻才發覺原來苦瓜也可以畫得很仔細,連當中的籽也可以逐粒逐粒畫,真是大開眼界,那時我才發現原來天外有天!
設計系畢業後,我又再修讀插畫課程,又遇上了另一位對我影響很深的老師,她是著名插畫家、蔡瀾的御用插畫師蘇美璐(Meilo So)。當年因為她鼓勵我,才讓我的作品由寫實風格變得豪放,她讓我的思維變得更開放,令我明白到畫畫不需要太拘謹。
賴維鈞(Gideon Lai)個人檔案:
本地視覺藝術家、設計及插畫師,自少喜歡繪畫,愛藝術創新。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修讀平面設計及插畫課程。從事設計工作,設計作品曾於多國展出,亦被藝術博物館收藏。尤愛現代水墨,立志融匯中西美學尋索藝術。
「築動 香港.情」展覽
日期:由即日起至5月17日
地點:中環中心地下H6 C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