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立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潮屬社團總會會長
特首林鄭月娥提出的房屋政策,抓住了香港深層次矛盾核心。土地供應事關市民安居樂業及香港未來發展,社會各界應目標一致,力求可在較短時間內釋出用地。同時要從根本上滿足住屋及經濟發展需求,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需以創新思維,凝聚共識尋求突破,加快覓地建屋,紓解香港土地房屋問題的深層次矛盾,讓市民安居樂業和香港可持續發展。
「土地大辯論」進入第二階段,舉行巡迴展覽及派發問卷,收集市民意見。特首林鄭月娥表示,政府非常關注樓價飆升,增加供應是治本方法,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公眾參與工作至為重要,亦希望某些關注團體勿因反對某種開拓土地方法而轉移視線,說一些與土地供應無關的問題,如人口政策、入境政策。
避免轉移視線 令辯論失去焦點
此次土地大辯論,有人一邊催促政府增加土地和住屋供應,卻無法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另一邊又以各種不同理由和藉口,阻撓和拖延政府覓地建屋,這完全是自相矛盾。例如:把房屋供不應求的責任推給新移民,要求減少內地來港單程證配額;將公私營合作扣上「官商勾結」、「利益輸送」帽子,充斥陰謀論;堅持政府先回收粉嶺高爾夫球場來建屋,煽動「仇富」;更荒唐的是有人提出將軍事用地列為供應選項,根本是「司馬昭之心」。
香港當前的深層次矛盾其實是土地房屋問題,但有人將焦點模糊,對香港人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也是浪費香港的政治資源,陷入沒有意義的內耗中。少數人將討論議題轉移,令到辯論失去焦點,製造社會撕裂,無疑悖逆土地大辯論的本意。
香港樓價貴到令人匪夷所思。今年1月,國際調查機構Demographia發表報告,指出香港樓價中位數為619.2萬元,是香港家庭年收入中位數31.9萬元的19.4倍,即是一個家庭要不吃不用19.4年才買到樓,相比2016年錄得的18.1年更難負擔。全球排名第二、三名最難負擔的城市分別為澳洲悉尼及加拿大溫哥華,樓價中位數佔年收入中位數分別為12.9及12.6倍。相比之下,香港市民要捱多超過6年才買到樓,情況更遠遠拋離東京、紐約、倫敦等國際大城市。
特首林鄭月娥在去年施政報告中,強調解決市民住屋困難是「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而她的房屋政策包括以下4個元素:
(1)「房屋並不是簡單的商品,而適切的居所是市民對政府應有的期望,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因此在尊重自由市場經濟的同時,政府有其不可或缺的角色」;
(2)「以置業為主導,讓市民安居,樂以香港為家,政府會致力建立置業階梯,為不同收入的家庭重燃置業希望」;
(3)「聚焦供應,在『長遠房屋策略』的基礎上,加大增加房屋單位方面的努力」;
(4)「在土地不足,供應未到位前,想方設法善用現有房屋,滿足長時間輪候公屋的家庭需要和協助居住環境惡劣的居民」。
今年3月24日,林鄭月娥主持2018年扶貧委員會高峰會,高峰會特別以「扶貧新方向--社會房屋」為主題,加強探討「房屋扶貧」。林鄭提出的房屋政策特別是房屋扶貧方針,抓住了香港深層次矛盾核心。
短中長期增加土地供應的方法
如何善用現有土地資源及增加將來土地供應,是迫在眉睫的重大問題。公私營合作無疑是短、中期內增加可發展土地供應的有效方法。特首林鄭月娥指出,公私合營有效釋放土地絕非「官商勾結」。只要堅持依法辦事,保持高透明度,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即可釋除公眾對「官商勾結」的疑慮,加快覓地建屋,滿足市民住屋殷切需求,相信社會可理性接受。
長期而言,最有效增加土地供應的方法是在維港以外水域進行大規模填海與興建新市鎮。過去,香港的新市鎮發展,不少都是由填海產生,例如沙田、荃灣、屯門、大埔、將軍澳和東涌等。填海能創造大片土地,方便作出整全的綜合規劃,而且不涉及收地和重置,土地供應時間更易掌握。儘管填海造地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經過可行性研究、規劃、環評和其他法定程序,需時10年或以上。但長期而言,香港要解決土地緊缺問題,必須排除干擾,大規模填海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