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戲曲天地 > 正文

戲曲視窗:梨園新秀計劃的誕生(下)

2018-06-17

2005年,著名京劇武生劉洵先生加入香港演藝學院主管戲曲課程,他和本地粵劇老倌稔熟,在梨園界享有盛譽,我心想他可以協助學員畢業後進入職業粵劇班;因此,當年特意到香港演藝學院拜訪他。意外地,劉老師提出了另一個戲曲課程學員畢業後少有選擇加入職業班的原因,那就是學員考進學院,交學費接受教育,與往昔徒弟必須聽命於師傅安排的師徒關係,大大不同,他們未必願意從基層做起,吃十年、八年苦頭才上位。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思考後,我向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提出香港演藝學院課程應該包括到職業班實習,讓學員學懂戲班的規舉。因為學院老師能教唱、做、唸、打,卻無法把大戲戲班的習慣在課堂裡一一說明;因此,只有把學員送到戲班生活,才會讓他們真正認識做戲生涯。由於大專院校行政自主,我提出的建議僅能透過會上的院校代表向院方反映,實施與否,還是由院校自行決定。

另一方面,對於已畢業的學生,我們必須提供一個平台,讓他們可以磨練所學。最初建議成立青年實驗粵劇團,由政府提供部分資助和康文署向劇團購買節目,讓演員有不斷實踐的機會。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接受了我這項建議,推出「梨園新秀計劃」,邀請各界提交成立青年粵劇團的申請書,結果選出了青苗粵劇團。「梨園新秀計劃」是過渡性計劃,長遠培訓粵劇接班人的計劃須待油麻地戲曲中心落成才能實行,這是參考上世紀六十年代粵劇新人在荔園遊樂場、啟德遊樂場經歷長時間磨練成才的經驗而制訂的。

「梨園新秀計劃」其實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絕對沒法替代系統式學習。但最近有一位行內人對我說,青少年要入行,都跑去報讀八和粵劇課程,然後參加油麻地戲曲中心的新秀演出,再由導師介紹入戲班,一條直路,無須浪費時間。

自從前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主席周振基先生出任香港演藝學院董事局主席後,去年找了一位班主領導演藝青年粵劇團,今年聘請了一位職業班頭架出任戲曲學院院長,雖然不知道這樣安排的目的是否要拉近學院和業界的關係,客觀上,卻必然有助改善雙方關係,甚或締造學院和戲班某種形式的聯繫。 ■文︰葉世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