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詩語背後】延安行三題

2018-06-19

江 鄰

(一)晨祭黃帝陵

 久有登臨意,今朝始拜山

 晨風來萬里,夜柏越千年

 虎踞龍盤處,神閒氣定間

 仙台無一語,懇懇護軒轅

(二)定風波.寶塔山

 冷月長風落遠山,秦川自古漫硝煙。漢魄唐魂三萬里,雄起,直將熱血灑邊關。

 板蕩神州傳馬列,獵獵,千年華夏啟新篇。一塔為峰天下小,破曉,未來從此問延安。

(三)從楊家嶺到梁家河

 一樣胸懷一樣情

 泱泱大道與民行

 初心宛在山坡上

 一孔土窯一點燈

6月1日至3日,由30餘名香港華菁會會員組成的「尋找精神的力量」學習訪問團,經西安到延安,展開了一次尋根之旅。這是一批內地成長、海外求學、香港發展的青年專業人士,來自金融、法律、傳媒、創科等領域。此次延安之行以「尋根」為衷,目的地有三:黃帝陵,尋中華民族之根;楊家嶺,尋中國革命之根;梁家河,尋新時代之根。

訪問團是夜幕降臨時抵達延安城的。當車行駛到寶塔山下,猛一看到那座心儀已久的寶塔,在周圍山水組成的燈光秀中,一柱擎天,晶瑩剔透,大夥兒忍不住興奮起來,旅途疲乏一掃而空。我和大多數團員一樣,是初次來到延安,卻沒有一點兒陌生感。這種故地重遊般的感覺,緣於心中有一座寶塔山,已挺立了幾十年。一時詩興起,口占一絕:

 一路匆匆未解鞍

 西安過後是延安

 不辭千里奔波苦

 為有心中寶塔山

寶塔山因山上這座始建於唐代的樓閣式磚塔而得名。塔高九層,共44米,聳立在海拔1,135.5米的山體上,頗有凌空之勢。寶塔原本是一座佛塔,而今禪意盡褪,經歷精神涅槃,成為中國革命聖地的標誌和象徵,展示茤策w這座位於黃土高坡上的小城繼往開來的大格局。

延安的大格局,可以追溯到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闢地開天之功,追溯到大漢盛唐秦川大地的風雲叱糷妨癒C漢魄唐魂,一脈相承,偉大的精神涅槃誕生於近代中國的烽火硝煙裡。

在軍閥割據的混戰局面中,延安成了一座不滅的燈塔,引領茼角d上萬優秀中華兒女趨之若鶩。這股「朝聖」般奔赴延安的人流,成為當時政治格局下的一大景觀。此番勝景,不妨引述兩段當時的文字--

一段是作家何其芳寫的:延安的城門成天開荂A成天有從各個方向走過來的青年,背茼瑽鶠A燃燒荍き獢A走進這城門。學習,歌唱,過蚨繸i的快活的日子。在青年們的嘴裡、耳裡、想像裡、回憶裡,延安像一支崇高的名曲的開端,響茯x亮的動人的音調。

一段是國際記者愛潑斯坦的妻子黃涴碧寫的:到了心馳神往的聖地,每天都很興奮。他看到一個充滿生機、朝氣蓬勃,有理想、有目標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心臟」,看到了人心所向。他採訪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以及許許多多為抗戰而奮鬥的軍民。他說,延安,使人感到未來的中國已經在今天出現。

延安是中國的希望。這個遠在西北一隅的小城,儘管物資匱乏,條件艱苦,但不妨礙它成為溫暖、明朗、蓬勃向上的聖地,成為青年人夢寐以求的理想所在。這樣的魅力,顯然不來自物質,而來自精神。有道是,陝西是民族之根,延安是民族之魂。此「根」不難理解,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漢唐雄風讓中華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都是發生在陝西的故事。而以今日視角,回望當年延安,此「魂」之要者,一是先進主義的引領,一是自始至終的人民情懷。

延安的故事還在繼續。

從梁家河知青住過的土窯洞裡,分明能感受到楊家嶺土窯洞同樣的氣息。習近平說,他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獲得。梁家河七年知青歲月的最大收穫有兩點:一是懂得了什麼叫實際,什麼叫實事求是,什麼叫群眾。這是獲益終生的東西。二是培養了自信心。所以,他告訴我們:「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