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麻地,表現的是香港民間小商販文化,創業艱難,守業不易。
油麻地本名「w地」,意思是「w纜晾曬之地」,那裡本是一淺灘,漁民泊岸之後,喜在岸上張曬船纜、漁網。後來,有商人在該處經營桐油生意,桐油可以保護w纜、漁網,故改稱油w地,後為方便而簡稱油麻地。現今新填地街仍多五金膠喉店舖,舖內仍多兼營繩索繩纜、w包布袋、摩打機械等生意,似在堅守昔日傳統。
油麻地與上環一樣,發展較遲,港英政府先要發展的,是軍事重地和行政中心,在港島為中環,在九龍為尖沙咀。故中環有金鐘、政府山、植物公園;尖沙咀有威菲路軍營、天文台、木球會等。
另外,英人在接管九龍之後,用了相同政策,把尖沙咀的原居民遷往了油麻地(中環的遷往了上環),把該處劃為外籍人居住專區。現今尖沙咀尚有麼地道(印度富商)、緬甸台(德國人居住地區)等地名,是為遺證。
只為生計 野心不大
不過,油麻地與上環並不一樣,上環本無原居民,一班階層較高的華人為經商而來,他們有的是內地來的商人、有的是外國回來的華人、有的是與外商從密的華人買辦;他們為商而商,從事的是大買賣,如南北行、如先施百貨。油麻地,本身有原居民和海上漁民,他們或被逼遷、或生活如昔,均只為生計,故無偌大野心成立大公司、大商行。
後來填了海、有碼頭、有街市,也仍是小商販。加上當時的商業中心、金融中心在港島,而不在尖沙咀,故油麻地的經濟價值比不上上環,居民的生活仍是相當草根。
這樣的生活卻發展出另一種香港的獨特文化,民間小商販並不執荂A而反求諸己以適應社會的文化。
古廟一間 眾神齊集
油麻地的地標是天后廟,那是全港最大的天后廟,街因而得名,廟因而更旺。廟其實是一所「五開間的廟群建築」,面對廟,最左面的是「觀音古廟」,門額卻稱福德祠,廟內左面供奉的是金花娘娘、關帝。次左的是「城隍廟」、門額上卻是「書院」二字,居中的是「天后古廟」,廟內主神是天后,兩側陪神是包公、北帝、觀音。次右的是「觀音樓社壇」,廟內供奉的是觀音、龍母、金花、關帝,廟內中央尚有一塊「社稷之神」的石頭土地。
最右的開間沒有寫明神靈,門額上卻有「書院」二字,門外有「永錫安寧」、「海不揚波」二石碑,看舊照片,原來這是觀音樓的主樓。
其實,最初的天后古廟在官涌,1870年已經存在,當初為漁民所建,規模不大,但其時油麻地日漸繁榮,當地商販便聯合了漁民、陸上居民成立了五約組織,所謂五約,就是油w地、尖沙咀、官涌、旺角、深水鶪限茼a方,五約於1876年齊集了資金,建成了天后廟。他們也知道,要建立鬧市,就得求變、與他人合作。
廟的主神是天后,左面是書院,右面是公所及土地;除宗教功能外,也有教育和政治功能。天后廟後經多次擴建,於20世紀初變成現今規模。
各司其職 反映需要
廟中神靈眾多,每一個神靈,均說出人某一方面的特殊需要。如天后,人需要的是海上平安;如觀音,觀音既可使永不揚波、又可借庫,這反映出人需要平安和財富;如金花娘娘,那是保小孩平安的神靈,人們望的是兒女健康成長;至於包公、關帝,那表示油麻地已進入商業社會,人需要的是公平交易、黑道勿來侵擾。
而土地、城隍,那表示油麻地已是一個具規模的社區,人需要的是一個繁榮、物阜民豐的市集。
百年之後的今天,人的信仰或許有改變;但人的心靈需求,變化仍不大。■松睿 退休教師
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