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珊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九龍東區各界聯會常務副會長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日前會見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時,充分肯定了林鄭月娥就任行政長官一年來所取得的成績,並強調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豐富了「一國兩制」的實踐,而最根本的一條,是發展成果要讓香港、澳門及粵港澳大灣區全體人民共享,促進香港地區長期的繁榮穩定。他希望香港抓住歷史性機遇,充分發揮香港獨特的優勢,積極參與。韓正作為中央分管港澳事務的領導,統領落實習主席親自謀劃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對香港來說是難得的發展機遇,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定能汲取不竭動力,實現與祖國內地共同發展,共享榮光。
去年「七一」來港視察期間,習主席強調,支持香港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人民幣國際化等重大發展戰略中發揮優勢和作用。去年12月,習主席會見首次赴京述職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時,對「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論述作出最具權威的解讀:「這為香港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是香港與內地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必然選擇」。習主席的解讀表明了中央的大思路: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既貢獻國家,更帶動香港發展,進一步推動香港「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與祖國人民共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業。
習主席親自謀劃部署推動大灣區
韓正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是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進行的一項重大國家戰略,這一重大的國家戰略可以促進粵港澳地區深層次的全方位合作,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同時更豐富了「一國兩制」的實踐,促進香港地區長期的繁榮穩定。
一年來,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促使本港社會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林鄭月娥說,粵港澳大灣區是未來香港最大的機遇所在。她帶領特區政府積極參與規劃編制工作,帶領管治團隊考察深圳、惠州、珠海等多個大灣區城市,探索合作新模式;牽頭舉辦「一帶一路」大型論壇,促進兩地企業併船出海;倡議設立特區政府有史以來關於科技創新最高級別的「創新與科技督導委員會」,以最高層次力度推動香港的創科發展,督導跨局跨部門的協作和投入;林鄭出席由香港、廣東省及澳門三地政府於巴黎聯合舉辦的研討會,鼓勵法國企業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去年11月,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香港出席科技「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論壇期間會見了林鄭,並就科技成果轉化、創新人才交流培養等雙方共同關注議題交換了意見。林鄭和特區政府這些努力和舉措,均是有利促進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切實舉措。
香港掀起大灣區熱潮
一年來,香港掀起一股大灣區熱潮,香港各界團體亦紛紛組團前赴大灣區考察,各式各樣的粵港澳大灣區論壇在香港舉行,社會各界和民間智庫亦紛紛提出卓有見地的研究報告和方案建議。32名立法會議員四月下旬又赴大灣區考察,不同立場的議員都反應正面,認為機遇難得。在愛國愛港陣營全力支持下,《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在立法會通過,香港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邁出了重要一步。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會見世界中文報業協會粵港澳大灣區考察團成員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香港下一步經濟發展的最大機遇,能為香港的經濟、社會、民生的發展帶來很大的潛力和動力。目前,大灣區已具備「天時、地利、人和」三大積極因素,在短短一兩年間已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她希望海外華人也能夠了解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性,期望未來能吸引更多海外人才建設發展灣區。
「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居住着4000萬華僑華人,他們整體經濟實力雄厚,產業佈局廣闊,營商網絡龐大,智力資源豐富,人脈關係廣博,還具有語言文化融通中外的能量,這些海外華僑同胞是粵港澳大灣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進行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媒介,亦是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品牌和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渠道。
一年來,香港形勢發生積極變化,積極投入國家發展大局,社會各界齊心聚力,聚焦「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創科發展,集中精力搞建設謀發展,這些都離不開習主席的諄諄指導,離不開習主席的關心牽掛和加油鼓勁,離不開以習主席為核心的中央為香港開創的重大戰略機遇與推出的系列重大利好。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汲取不竭動力,實現與祖國內地共同發展,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