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詩語背後】延安之晨

2018-07-10

江 鄰

寶塔山青延水瘦 小城霧起涼微透

沿河翁媼正精神 鳴柳蟬蛾當景候

白日融融嶺外來 清風許許林間漏

幾回夢裡念英雄 卻見英雄晨運處

也許是初次到延安,有些興奮,早早地便醒來了。天剛麻麻亮,一看時間,還不到五點。本想再瞇一會,睡意卻如一縷細微的風,隱隱從腦門飄走,愈來愈淡。索性起床下樓,問了問道,沿延河上行,去瞻仰心儀已久的寶塔山。

初夏時節,延安的早晨還帶些許涼意。雖然時間還早,河堤上的人已經不少了。主要是些晨運者,有的在跑步,有的在做拉伸,有的在打太極拳,中老年人居多。幾個攝影愛好者,扛荂u長槍短炮」,在等日出。像我這樣信步閒庭的,也有一些,看起來都是外地遊客。

延河的河床並不窄,但六七成是沙土,乾濕相間,上面零星地長蚋灝鞳C河水彎彎曲曲地流淌荂A從容淡定,與河堤上晨運的人倒是協調。薄霧之中,清風拂垂柳,鳴蟬鬧枝頭,相諧成趣。

約摸走了四十分鐘後,穿過一座橋,拐過一道彎,驀地,寶塔就那麼突兀兀地聳立在我的面前。此刻,青山吐出一輪白日,朝暉灑落在塔身上,金光燦燦。寶塔周邊的綠樹,也跟蚙A麗起來。賀敬之的詩句刻在石壁上,紅亮得耀眼:幾回回夢裡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

延安是一座英雄城市。共和國從這裡走出來的領袖、將軍,專家、學者,不計其數。一些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思想和方略,在這裡醞釀成熟。我們這一代人,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出生,文革中讀完小學和中學,幾乎所有的英雄主義情結,都是與延安聯繫在一起的。後來改革開放,關於英雄的話題,時不時被解構和重塑,爭論不斷,一些符號和象徵變得模糊。唯延安深藏於心,未曾褪色。

今天這個安詳的早晨,當我徜徉於延安街頭,佇立在寶塔山下,蟄伏多年的年少時的英雄記憶,一下子被喚醒了。腦海裡像放幻燈一樣,想像茪C八十年前在這片土地上演繹的英雄歲月......

沉思中的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過了兩個小時,晨運的人漸漸散了。上班時間臨近,路上的車輛行人明顯多了起來。馳騁的思緒,終究被拉回現實。心中不禁疑惑,昔日那麼波瀾壯闊,眼前如此安寧祥和,這真的是發生在同一個地方嗎?它們又是怎樣無縫對接的呢?

想起一個故事。抗戰時的邊陲小城延安,要養活那麼多軍政人員,負擔是很重的。一個叫伍蘭花的農民,家裡實在揭不開鍋了,與催要公糧的幹部發生衝突,大罵:「前一陣子打雷,怎麼不把毛澤東打死!」此事驚動了中央保衛部,被當作一個大案辦理,要槍斃伍蘭花。毛澤東知道後,親自了解伍蘭花一家的困境,然後叫來保衛部長錢益民,讓他馬上把這個婦女放了,並派專人護送回家。向當地政府講清楚,她沒有什麼罪過,是個敢講真話的好人,要幫助她家解決困難。

隨後,毛澤東若有所思地問錢益民:「你的名字是誰給起的?」 錢益民回答:「是我爹給起的。」毛澤東又問:「你爹為什麼給你起這個名字?」 錢益民有點兒懵了,說:「家父當年給我起這個名字,可能是希望我長大後,能多做些有益於人民的事情吧。」毛澤東感慨道:「一個父親,都知道讓兒子多做一些有益於人民的事,何況我們一個黨呢!」

這句發人深省的感慨,似乎讓我觸摸到了昔日延安與今日延安、英雄延安與尋常延安的對接處。英雄的責任和使命,不就是讓千千萬萬的伍蘭花們過上富足安樂的生活嗎?為群眾服務,革命者不能離開這一初衷,否則是要付出代價的。至於芸芸眾生,平時不像戰時,沒有金戈鐵馬,但照樣有事業需要奮鬥,有挑戰需要面對,日常生活也可以過成史詩。

晨曦中的延安街頭,向我們展示茯Y種人生寓意:每一個有情懷,有追求,注重生活品質的人,都是平民英雄。其實,領袖也有這樣的英雄觀-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