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1906年春天的一個夜晚,在江南浙江的一個小山村,用四個稻桶和門板搭成的簡易舞台上,演出了《雙金花》,這一天,越劇誕生。
浙江嵊州山水青綠,田園清幽,流淌千年的剡溪水至今清澈見底。這裡還是江南人文薈萃之地,有承載自東晉始經唐、宋、元、明、清而形成的浙東唐詩之路,留下李白、杜甫、白居易、陸游、湯顯祖等三百多位詩人唱頌剡溪的詩篇。
百年前,中國女子越劇從這裡起步,乘着烏篷船,沿着剡溪,走進上海十里洋場,成為了京劇之後的第二大劇種。
越劇誕生一百多年後,在剡溪邊的山水田園之中,嵊州人宋衛平斥資40億,打造一個與眾不同的中國第一個戲劇小鎮。小鎮以戲劇為主體,千畝農田上將建起各式劇院,有四面環水的水舞台,稱為晚宴劇場,觀眾環繞而坐,舞台位於水中央,以追念越劇的水鄉戲台;有可以同時演出兩個不同戲劇的經典劇場,凸顯現代意識戲劇;有花草圍繞的露天劇場;有仿頤和園聽麗館上下三層舞台的古戲樓;有給戲迷提供的戲迷劇場。
還有戲劇工坊、工匠藝術村、戲曲博物館、影視基地,百畝花海果園,一個以戲劇和山水為核心的文旅小鎮沿着剡溪而建。
小鎮還有新意念,構建桃花源式的理想家園,種桃種李種春風。外園和內園之間有水塘,大人洗菜洗衣服,小孩游泳嬉戲,老樹上掛着鳥窩,樹下有穀堆和樹樁做成桌椅的田園生活,重現夢裡的家鄉。
田園風光雖相似,但比家鄉現代化,乾淨整潔,道路鋪了碎石子、花壇,菜園用石頭和木塊壘起,果樹下不再泥土裸露種上黑麥草,或鋪一層山核桃殼,賞心悅目,視、聽、觸、嗅、味這些感觀俱全。還有高科技,蔬果都是浙江省農科院培育的新品種,藏在中式宅院一層的3.9米高架空層,是高科技立體農藝空間,光伏電板發電、一體式種植機、植物牆、架水培育......
這不是幻想,也不是藍圖,小鎮馬上就要落成,兩台開幕大戲已經在籌備中,全新舞台技術包裝的越劇名劇《追魚》和《山河戀》,由小鎮掌舵人著名導演郭小男親自執導,據說,戲至高潮,劇場的一面牆將完全打開,觀眾眼前將出現真實的江南山水。多麼令人傾心的地方,希望越劇小鎮打造出世界級的戲劇生態環境,吸引全中國乃至世界的藝術家和喜愛戲劇的人,聚集到這裡來,共享藝術,共享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