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企業轉型創新發展 大幅度提高國際競爭力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旻 南京報道)聚集了逾萬家台資企業的江蘇省蘇州市,在10日通過《關於促進蘇州與台灣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下稱「55條措施」)。據蘇州市台辦主任楊軍介紹,新出台的「55條措施」有蘇州特色,將推進台資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吸引台灣高端人才在突出位置和率先同台資企業分享蘇州發展機遇,支持台商在蘇州永續經營發展。
楊軍說,蘇州台資發展已走過粗放式、規模化招商引資階段,隨着要素制約增多、人口紅利漸失,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重點轉向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招商選資、招才引智」並進。「55條措施」從創新、創業、人才、文化等具有蘇州發展特色方面充分回應了台商台胞的關切。
「55條措施」分為5個部分,主要內容有支持台資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支持台資企業深耕發展永續經營,促進文化、教育、體育事業融合和支持台灣人才享受同等待遇。
蘇州市台協會會長、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廣運集團董事長謝清福來蘇州創業發展已有20年。他說:「國台辦『31條惠台措施』加上蘇州的『55條措施』,在支持創新、扶持創業方面,給蘇州台商帶來很大的鼓舞。」
台企可參與政府採購項目
謝清福表示,「55條措施」中有15條是鼓勵支持技術創新的獎勵措施和政策,「對我們來講,會大幅度提高國際競爭力。」
謝清福對「55條措施」中「支持台資企業在蘇州市以特許經營方式參與能源、交通、市政公用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蘇州台資企業可以公平參與政府採購項目」等特別關注。他指出,過去大陸對台企有很多限制,不允許參與政府工程,「我們公司也做機場設備,但在大陸始終沒有機會」。他說:「新措施擴充了台企經營範圍,我們可以把技術帶過來參與機場工程。其他很多公共工程,如圖書館自動化等,我們都可以投標參與了。」
東曜藥業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抗腫瘤新藥研發、生產和市場營銷的生物醫藥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總經理黃純瑩表示,公司2010年進入蘇州工業園區,買地蓋廠,做尖端的創新製造和研發中心。「蘇州新出的『55條措施』有助於我們與國際前沿接軌和參與國際競爭。」
職業資格考試與陸生看齊
蘇州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青創會會長、晟邦精密(蘇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錢永昌在蘇州工作生活已8年。他說,蘇州「55條措施」中的「鼓勵台灣同胞參加我市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技能人員類職業資格、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考試內容和資格證書、獲證方式與大陸考生相同」最受台青歡迎。
蘇州台資密集
■截至今年8月
--蘇州全市累計批准台資項目11,372個
--合同利用台資780多億美元
--到賬台資310多億美元
--台灣地區已成為蘇州第三大貿易夥伴
■2017年貿易總值達1,800多億元人民幣
--佔江蘇與台灣貿易總值的72.9%
--佔兩岸貿易總值的13.6%。
鼓勵台企高端研發創新措施(部分)
■ 對新獲認定的國家、省級創新中心給予最高不超500萬元(人民幣,下同)獎勵。
■ 對新獲認定的市級創新中心給予100萬元獎勵。
■ 對納入國家「世界一流」創新型企業培育對象的台企給予最高500萬研發費支持。
■ 支持台企智能裝備、核心零部件研發和首購首試,支持金額最高1,000萬元。
■ 鼓勵台灣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團隊發起在蘇州設立專業性、公益性、開放性的新型研發機構,對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給予最高1,000萬元支持。
■ 扶持台企投資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納米技術應用等領域。
■ 支持符合條件的台資風投機構登陸蘇州股權融資服務平台。
■ 支持台灣保險業在蘇州開設大陸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