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中總廠商會:助港澳融國家大局

2018-10-24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大樓。 記者林良堅  攝■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大樓。 記者林良堅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港珠澳大橋今日正式通車。香港中華總商會及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均認為,大橋打通珠三角東西兩軸,將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海陸空交通、航運物流樞紐的地位,並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進一步推動港澳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蔡冠深:推大嶼成「雙門戶」

中總會長蔡冠深昨日指出,大橋開通後,將大幅減省陸路客運和貨運成本與時間,有助促進港澳和內地人流物流便利往來,對促進三地聯繫具策略性意義。

他續說,大橋香港口岸坐落大嶼山,毗鄰香港國際機場,大橋的落成有利鞏固本港航運物流樞紐地位,為大嶼山長遠規劃,包括施政報告提出的「明日大嶼願景」帶來裨益,推動大嶼山成為通往世界和內地城市的「雙門戶」。

蔡冠深相信,港珠澳大橋與高鐵香港段、以及即將開通的蓮塘香園圍陸路口岸三大跨境基建項目,將是香港與內地實現無縫對接的重要平台,進一步促進人流、物流、資金和訊息流互動往來,為大灣區發展創造龐大經濟效益。

吳宏斌:鞏固港交通樞紐地位

廠商會會長吳宏斌則表示,大橋開通後,可改善珠江口岸的交通配套,讓珠三角港資企業能把部分生產業務轉移或擴展至粵西、粵北等廣東省較偏遠地區,甚至向廣西、雲南、貴州等大西南地區延伸,這樣一方面可節省生產成本及紓緩勞工短缺問題,另一方面可拓闊市場空間,有利擴大內銷。

他指出,港珠澳大橋開通後,可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海陸空交通樞紐的地位,同時配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的「明日大嶼願景」。大嶼山具備充分條件發展「機場經濟」及「橋頭經濟」,成為香港第三個核心商業區,製造更多就業機會並鞏固本港國際貿易中心地位。

廠商會認為,大橋的開通標誌着珠三角地區經貿深度融合的時代即將到來,對促進珠三角西部以至大灣區內人員、資金、技術等流動將發揮重要作用,將為香港經濟謀求新增長點。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