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自己不帶走 行山徑淪「垃圾路」

2018-11-07
■大美督家樂徑路徑入口張貼「自己垃圾自己帶走」的宣傳橫額,惜行山徑仍見不少垃圾遺下。■大美督家樂徑路徑入口張貼「自己垃圾自己帶走」的宣傳橫額,惜行山徑仍見不少垃圾遺下。

移除郊園回收箱近一載 紙巾膠袋鋁罐漫山遍野

天氣轉涼,是行山的好季節,漁護署自去年底移除所有郊野公園行山徑上的垃圾桶及回收箱,希望遊人能夠「自己垃圾自己帶走」,但計劃實施至今近一年,香港文匯報記者直擊其中5條熱門行山徑,依舊垃圾處處,遊人遺下大堆紙巾、膠袋、水樽、煙蒂,有的甚至棄掉旅行袋及掃帚。有環保團體表示,每名義工行山平均執到半公斤垃圾;而早前颱風「山竹」襲港後,更有不少藏於深處的垃圾被翻出來。有家長教師會認為,學校可加強宣傳教育,從小灌輸愛護山林意識。■圖 / 文:香港文匯報專題組

全港四成土地劃為24個郊野公園,每年均吸引逾1,300萬人次遊覽。為推動市民養成良好習慣,漁護署聯同環保及遠足團體於2015年起推出「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公眾教育活動,在馬鞍山郊遊徑等5個試點,移除行山徑上的垃圾桶及回收箱,其後再於2016年9月起至2017年底,實施第二階段活動,逐步移除所有遠足徑上的垃圾桶。

縱貼橫額提示 有山友懶理

垃圾桶「消失」近一年,記者日前到其中5條行山徑視察,發現縱使路徑入口及沿途都張貼橫額,提示遊人要「自己垃圾自己帶走」,但不少地方仍遺下垃圾,其中在南區的香港仔自然教育徑,在入口位置已有大堆垃圾,包括紙巾、膠袋、三文治膠盒、鋁罐、水樽、食物包裝袋,甚至有爛掃帚等。

位於黃竹坑的大潭家樂徑及大埔的大美督家樂徑,亦有垃圾四散在入口處及山徑上,除了紙巾外,更有旅行袋及雜誌報紙等。位於油塘的魔鬼山亦深受山友「歡迎」,紙巾散落四處,遍地煙蒂,令人擔心一旦火屑燒起枯葉枯木,恐釀成山火。在薄扶林家樂徑也有大量紙巾及鋁罐被人棄掉。

義工執垃圾 每人半公斤

綠色力量高級保育經理呂德琲磳隉A雖然市民對「自己垃圾自己帶走」這個概念的認知度普遍上升,但團體在今年9月的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受訪者郊遊時製造及處理垃圾的情況,與過去兩年調查結果相若,而首3位最多受訪者會製造的垃圾,是紙巾、食物包裝和膠袋,平均每人每次郊遊會製造每種垃圾一兩件。

他指,綠色力量會定期在郊野公園舉辦清理垃圾活動,每次垃圾量由十多公斤至五十多公斤,「好多都係紙巾同膠樽,平均每個人執到半公斤垃圾。」

他提到,早前超強颱風「山竹」襲港,令不少深處垃圾被翻出來,「執到一個幾十年前嚚汙磞P啤酒樽。」

中西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主席丁柏希則認為,學校加強教育灌輸學生愛護山林意識很重要,他說目前不少老師帶領學生郊遊時,會隨身帶備垃圾袋,以備學生棄掉垃圾及進行分類,並把垃圾帶回市區的回收箱棄置,使學生學懂保護郊野的重要性。

減少郊外垃圾貼士

1.自備餐具,避免使用即棄用品。

2.自備水樽,減少飲用即棄樽裝水。

3.使用手巾代替紙巾。

4.攜帶新鮮食物,減少購買包裝食物。

5.攜帶適量食物及選取可帶走的乾糧或水果作後備食糧。

6.自備垃圾袋,將垃圾分類,並帶到廢物收集站分類放入回收箱或棄置。

7.較耐用或可重用的物資,清洗後重用。

資料來源:漁護署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