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論壇 > 正文

香港綠色金融應接軌內地與國際

2018-11-23
■內地環保意識漸強,並已推出綠色金融發展路線圖。 資料圖片■內地環保意識漸強,並已推出綠色金融發展路線圖。 資料圖片

左智卿 中國華融(澳門)國際股份公司投資管理部董事總經理

綠色金融泛指為可持續發展、低碳及抵禦氣候變化的項目、產品或企業作出的資金籌集及投資行為。目前,全球已有約20個國家和地區推出了綠色金融發展路線圖,中國亦在其中。經過不斷的努力,該領域的發展成功帶動了全球綠色信貸、債券、基金、保險、第三方認證等產品的迅速成長。

林鄭月娥重視綠色金融

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首份施政報告圈定的金融關鍵詞,特區政府及業界也一直致力於此。近年來,正是在特區政府以及市場各方的持續推動下,香港正以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推動綠色金融從小眾走向主流,並加快步伐向國際綠色金融中心邁進。如1月份,香港質量保證局在參考國際及多國標準的基礎上,推出了綠色金融認證計劃,提高了綠色融資的認受性。2月份,香港特區政府在財政預算案中宣佈將啟動金額高達1,000億元綠色債券發行計劃。6月份,綠色債券資助計劃啟動,向使用香港綠色金融認證計劃的合格綠色債券發行機構提供資助。9月份,「香港綠色金融協會」成立。同月,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宣佈了香港綠色金融戰略框架。

港府本財年或發首批綠色債

體現在資本市場上,香港綠色金融的發展以綠色債券市場的興起最為明顯。2018年上半年已有近16 筆綠色債券在港發行,規模達68億美元。在發行主體上,不僅涉及香港本地機構,還涵蓋了內地企業以及國際組織。其中,內地企業離岸綠色債券發行佔比和規模從2017 年的18%(66億美元)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40%(52.5 億美元),發行主體從大型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轉變為領先企業。並且,發行對象也包括港幣和人民幣等貨幣,呈現更加合理的多元化分佈。據悉,香港特區政府計劃於2018-2019年度發行首批政府綠色債券,綠色債券發行項目的借貸上限為1,000億元。

冀港綠色債借「債券通」擴大

而對於香港綠色金融未來的發展前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參與綠色金融不應該只停留在特區政府和本地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的階段,而是主動匹配內地與國際的綠色投資需求,發揮中介樞紐作用。另一方面,內地綠色金融近年發展迅速,加上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的發展,香港有機會在短期內成長為國際知名的綠色金融城市。而隨着未來內地與國際綠色金融市場進一步接軌,在此過程中香港可從中發揮橋樑作用,匹配內地的綠色融資需求與國際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實現雙贏。

在具體實踐上,2017年7月推出的「債券通」讓國際投資者可以利用香港的交易和結算平台,繼續在已有的法規框架、結算、託管和內部操作模式下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2018 年第一季的交易量就已達到1,630億元人民幣。未來若由「北向通」拓展至「南向通」,香港的綠色債券市場更將會迎來內地龐大的投資需求。

綜上所述,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具有充足的國際行業資源、優秀專業人才以及內地這一超級市場等天然優勢,再配合特區政府制定的綠色金融政策和目標,推動香港參與內地、「一帶一路」龐大的綠色融資需求及互聯互通機制將觸發香港的橋樑作用,為香港發展綠色金融提供了新機遇,有助於推動香港成為國際綠色金融中心。■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