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論壇 > 正文

【百家觀點】投資者轉趨保守 環球股市波幅加大

2018-11-23
■今年升市火車頭的美股早前亦經歷大跌,科技股板塊領跌。 法新社■今年升市火車頭的美股早前亦經歷大跌,科技股板塊領跌。 法新社

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隨着美聯儲將貨幣政策正常化推進,由量寬的退市縮表,到近期的加息提速,全球各地投資者,都陸續重新部署。當中過程,又有不同程度的地緣政治風險,包括中東危機,以及貿易爭端等,在在困擾全球經濟復甦的步伐,甚至令人懷疑,目前看來一片榮景的美國經濟,其經濟增長速度快於長期平均,而失業處於歷史低位,通脹位於局方要求的水平等,是否可以持續,抑或在明年或後年,可能由盛轉衰,面對下一波經濟周期,甚至金融危機。

凡此種種,無不影響投資者的信心,由原本追逐回報,到轉趨保守,各類資產價格波幅擴大,無分股匯債,甚至商品市場,皆有壓力。

成也科網 敗也科網

就以股市為例,全球股市去年表現強勁,MSCI全球股市指數漲兩成,但,今年以來則漸見回吐。就連火車頭美股,雖然已算強勁,但最近幾次大跌,或多或少讓投資者擔憂。其實,年初時,場內畏高之聲已不絕於耳,但三大股指仍不斷創新高。到了2月初,大跌之後,拖累其他股不振,美股卻在半年內重回升勢,美股10月初又創新高,道指重新逼近27,000,標普升穿2,900,納指有科技股帶動,躍上8,000水平。

但好景不常,10月美股經歷大跌,主要和科技股有關。說起來,成也科網,敗也科網,多年來以科技股為首的新經濟板塊,一直帶領美股,顯然是資金氾濫,令人逐利之時,傾向以想像空間較大的新經濟為首選,而放棄資產型的傳統舊經濟,如此一來,科網品牌巨企創新高,便是順理成章。當然,隨着美聯儲收緊銀根的態度較清晰,投資者會否仍願意給予如此高估值,去追逐潛在可能有的高增長呢?未必。正因如此,美國科網龍頭巨企受挫,全球股市科技股亦然。

另一邊廂,近日投資者察覺到,美聯儲官員措辭開始有點變化,雖然局方繼續保持對美國經濟樂觀態度,但又不無暗示,指出2019年暫停加息的條件,如此一來,令外界難免從壞的方向想,加息步伐可能受到影響,或比預期放慢云云,影響所及,美匯指數回吐漲幅。

12月再加息應無意外

當然,以筆者一直的分析框架,期望管理是央行與市場在金融海嘯的重點,鮑威爾之前已呼籲,別再在局方的政策聲明或官員們的口中,勉強找微言大義去過分解讀,反而要直接看數據,如此一來,筆者維持去年至今的看法,2018年全年美息合共加四次,每季一次,12月應無意外,即使有任何變化,都是2019年的事了。

無論如何,十年期美債孳息率從向上突破3.2%後轉跌,但以加息周期開展,全球債市壓力而言,維持相對高位是合理。■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利益申報:本人涂國彬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及/或本人之聯繫人,並無持有所述股份之財務權益。)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