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專家:只要美方不一意孤行 取消徵稅完全有可能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美國農業部長珀杜( Sonny Perdue)近日向媒體表示,中國將可能在明年1月1日左右恢復採購美國大豆。美國大豆協會亦發表聲明稱,呼籲盡快修復兩國貿易關係,並達成長期互利協議。此前,由於貿易摩擦問題,中國暫停了購買美國大豆。美國聯邦數據顯示,截至10月中旬,美國出口中國的大豆銷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94%。對此,外貿領域學者向香港文匯報指出,作為中國主動釋放善意的一種表現,恢復並暫時停止對美國大豆加徵關稅完全是有可能的。不過暫時取消不等於永久取消,查其言、觀其行,如果美國三個月後仍要一意孤行,中國完全可以恢復對美大豆加徵關稅的措施。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農業部長珀杜周一表示,中國可能將在明年1月1日左右恢復採購美國大豆。不過,中國是否會取消美國大豆的進口關稅目前還「尚待確定」。
在上周末習特會結束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指出,中方願意根據國內市場和人民的需要擴大進口,包括從美國購買適銷對路的商品,逐步緩解貿易不平衡問題。
徵稅讓貿易蛋糕越來越小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余淼傑向香港文匯報指出,恢復並暫時停止對美國大豆加徵關稅完全是有可能的。儘管中國是大豆進口大國,增加大豆進口來源對平抑大豆進口價格是有好處的;但更重要的這是中國主動釋放善意的一種表現。他強調,暫時取消不等於永久取消,查其言、觀其行,如果美國三個月後仍要一意孤行,我們完全可以恢復對大豆加徵關稅的措施。
在余淼傑看來,中美首腦阿根廷會晤最大的成果,是讓美國願意回到共同做大「蛋糕」來解決貿易失衡問題的道路上來。「這一輪中國的反制措施精準打擊了在美國農業中佔比最重的豆農,讓美國切身感受到了徵稅只會讓貿易蛋糕越來越小,並不利於美國減少貿易逆差。」
據《紐約時報》引述美國聯邦數據稱,截至10月中旬,美國出口中國的大豆銷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94%。「我們現在如坐針氈」,站在堆得比山丘還要高的大豆前,在美國北達科他州經營着六座穀倉塔的總經理卡雷爾告訴《紐約時報》。
近期進口大豆巴西佔七成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大豆消費國。2017年,中國大豆進口量就佔到全球大豆貿易總量的63%,其中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3,285萬噸,佔美國大豆出口總量的62%。
然而,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主動挑起了中美貿易戰,中國自今年7月起對美國大豆加徵25%關稅,予以反制。據估計,受此影響,美國大豆進口成本每噸增加700至800元人民幣,比巴西大豆每噸高300元人民幣左右。中國的大豆進口商們紛紛轉向購買南美大豆。
中國農業農村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此前透露,海關數據顯示,1月至8月中國大豆進口主要來自巴西,佔比近七成。9月當月,中國共進口大豆801萬噸,其中巴西佔95%。
另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大豆協會在周一發表聲明稱,歡迎中美兩國領導人日前就經貿問題達成共識,呼籲盡快修復兩國貿易關係,並達成長期互利協議。美國大豆協會主席海斯多費爾在聲明中說,兩國領導人同意採取措施為貿易摩擦降溫,這是美國豆農經歷了數月大豆價格下滑和出口受阻後收到的第一個「積極訊息」。聲明表示,希望兩國能通過談判達成長期協議,重建互惠的經貿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