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懸浮「大劇院」 避震阻噪音

2018-12-20
■粵劇老倌羅家英指導劇團演出。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粵劇老倌羅家英指導劇團演出。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

戲曲中心設計貼心 零支柱無遮擋

作為西九文化區首個表演場地的戲曲中心將於下月20日開幕,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昨日首次開放中心予傳媒參觀。據介紹,中心內的「大劇院」設有逾1,000個座位,並採用懸浮式設計,能避免高鐵及港鐵在地底行車時造成的震動影響觀眾欣賞表演,而劇院內部設計花盡心思,以提升觀眾欣賞表演的體驗,包括沒有任何支柱、冷氣出風位特地設於座位底部等。管理局透露,已經有逾30個表演團體預訂明年使用「大劇院」,並會密切留意租用情況,在適當時候檢討租務安排。 ■香港文匯報記者 顏晉傑

樓高8層的戲曲中心樓面面積逾2.8萬平方米,建築糅合現代與傳統元素,借用中國傳統建築「亭」的概念,在各個方向開通入口,地下設有樓底達13米的中庭空間,空間會免費開放,可以舉辦展覽、市集及戲曲示範等活動。

隔絕行車高鐵震動噪音

戲曲中心內最重要的設施「大劇院」則以懸浮式設計設於中心中庭空間之上的頂層,以避免在中心地底行駛的高鐵、港鐵及地面繁忙的交通帶來的震動會造成噪音,影響觀眾欣賞精彩的戲曲表演。

兩旁座位升高 視野更清晰

「大劇院」設有逾1,000個座位及18個輪椅座位,其內部設計同樣花盡心思,希望提升觀眾欣賞表演的體驗。劇院內不單將兩旁的座位升高,更沒有任何支柱,令觀眾視野更清晰,而劇院內的冷氣出風位亦特地設於座位底部,以控制冷氣量及冷氣發出的聲音,從而避免表演受影響。

同時,樂師在戲曲表演時一般都是坐在舞台旁邊,但戲曲中心內的劇院就特別設置了一大一小的樂池,讓樂師可面對演員而坐,方便他們因應演員的一舉一動而奏出音樂配合演員,而舞台旁亦設「拱門形LED屏幕」,可同時顯示中英文字幕。

劇院的設計亦有照顧戲曲演員「搶妝」,即更換戲服的需要,特地安排將化妝間設在「大劇院」所在樓層,方便演員以最短時間換完戲服後,再次回到舞台上繼續表演,避免他們因擔心不夠時間更換戲服而造成緊張致影響表現。

傳統戲曲一般使用較大件的戲服以加強戲劇效果,例如飾演將軍的演員除了會穿上「大靠」外,亦會在身上插上「靠旗」,所以戲曲中心亦特別將化妝間等設施的門框及走廊加闊加高,方便演員出入。

就「大劇院」的租金為高山劇場的兩倍半,有表演團體早前質疑其租金定價過高,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只重申,自戲曲中心今年5月起接受租場至今,已有逾30個表演團體確認明年會租用「大劇院」。

茹國烈強調,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對「大劇院」現時的租用情況感到滿意,同時表示會密切留意租用情況,在適當時候作出檢討。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