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中大演講】張路江析40油畫展現改革40載特色

2018-12-20
■張路江在中大演講。 大公文匯全媒體 記者麥鈞傑  攝■張路江在中大演講。 大公文匯全媒體 記者麥鈞傑 攝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張路江昨日親臨香港中文大學,以「時代變遷中的中國油畫」為主題展開演講,以40幅油畫作品為案例,分享不同藝術家在改革開放40年中創作出的各式油畫作品,當中包括「馬照跑」、「港珠澳大橋」等展現「一國兩制」風貌的代表作品,藉此回顧祖國改革開放40年的變化,剖析人民思想的變遷,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

張路江分享指,主題直接談到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油畫的發展進程,油畫是西方傳入中國的藝術,當油畫與傳統發生具體的碰撞,並和中國40年前的社會發生對接時,人們便以油畫的方式表達思考,從中表現出幾代人的變化,冀藉此一同思考如何實現改革開放再出發。

他並指所有的學問都離不開基礎,基礎課是每個進去大學的同學必須學好的,希望學生知道所有的專業知識都是在討論傳統,如何用學到的知識與以後的成長產生對接,是所有學科、所有年輕人必須整合、研究的議題。同時表示,無論研究傳統的力度多大,也不能被傳統限制,傳統能提高品質,現實能注入活力,應在兩者間找到平衡方式,從而提升自己,對社會作出貢獻。

在畫評環節上,張路江率先以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的作品為開頭,作品是高小華的《為什麼》,呈現了典型的思考意象,思考文革帶來的創傷,思考為什麼同學之間會出現相互鬥爭,以及相互間意識的差異,畫中的少年亦把當時青年人思想上的糾結與愁緒記錄在當中。

程叢林於1979年創作的《1968年×年×月×日雪》,則描繪了文革鬥爭的一面,呈現了該時期將入尾聲的畫面,是以批判性態度觀看整個文革時期的,反思當時鬥爭帶來的傷痛。後至程叢林1980年的作品,《1978年夏夜─身旁,我感到民族在渴望》,展現了青年開始覺醒,積極追求知識,希望找到改變及提升自己的期許,說明社會的風氣,人的心思漸漸出現改變。

羅中立的《父親》作品中能看到人民辛苦勞作的臉龐,是當時中國人民勤奮勞動的縮影,背後豐收的場面更是藉自己的奮鬥獲得,是當時廣大勞動人民的真實寫照。而靳尚誼於1983年創作的《塔吉克新娘》,是中國油畫在學習西方古典主義、研究造型規律的同時,注入了東方的審美價值,進入到油畫的次序和體系結構中,是中國油畫在當時期具有標誌性的作品。

思考問題仍是創作焦點

張路江續剖析指,九十年代,改革開放進入了另一個階段,作品題材漸漸轉化為近距離的,貼合日常生活,亦帶有不少哲學思考元素,如劉小東的《人鳥》等,畫面帶有一絲對生活的調侃。而吳冠中於1994年創作的《雙燕》,對點線面構成的追求,形式的呈現,也是這個時代的特色。

張路江本人於1998年創作了《準備開始》,當時恰恰是提出下一個五年計劃的時候,他以服務員準備盛宴的場面,比喻社會將進入下一個階段,是實現經濟發展的新進程。

張路江總結指,回歸到今天,藝術家是如何去思考問題仍然是創作的焦點,並指無論是油畫還是中國畫,裡面都有深刻的感覺,同樣賦予了藝術不同類型、角度的表現形式。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摯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