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濃厚家國情懷 獻力弘揚國學

2018-12-25
■1984年夏,李焯芬在武漢長江水利委員會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會議上發言。 受訪者供圖■1984年夏,李焯芬在武漢長江水利委員會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會議上發言。 受訪者供圖

此次受訪的幾位本港赫赫有名的學者教授,他們成長期間各有各的故事,但同樣展現了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及濃厚的家國情懷,成就了今日投身國學及為弘揚國學所作的貢獻。

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陳致,生長在科學家之家,父母都參與了國家第一顆人造衛星的設計。他坦言,兒時父母特別希望自己選擇理工科,兩個姐姐亦都順理成章地學習理科,惟他對文科情有獨鍾。

陳致自小就喜歡看古典小說、古代詩詞、背古詩、看中國歷史,10歲左右就閱讀范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在沒有老師啟發和引導的情況下,對文史展現如此大的興趣,父母便選擇尊重他的特質,這亦令他後來得以一路專心國學研究。

自小熱愛歷史的朱鴻林提到,由於父母出身農村學術知識水平有限,最看重的是孩子不要學壞,即使當年歷史同樣被視為「難搵食」,他亦幸獲父母支持發展所長。於是他就尊重自己的興趣,在珠海學院中國文史系及中國文學研究所分別完成學士及碩士,後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東亞學博士學位,始終專心於人文歷史學科,最終學有所成成為教授,一生與歷史為伴。

不過他亦感嘆,現時本港父母和年輕人普遍追求經濟有保障的學科,人文學科助人視野眼光、做人態度、相處技巧等全面提高的作用被忽略。

至於李焯芬則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少年時代他醉心於一本本中國文學歷史書籍,「我看很多中國舊社會的書籍,當中很多講農村,我看到中國農村當時生活很艱苦,經常有天災、決堤,於是我就想讀水利。」學有所成當上地質及水利工程專家,他不畏條件艱苦,參與包括著名的三峽工程及二灘水電站工程等內地多個核電站、大壩及基礎設施建設,為祖國發展辛勤奉獻,更獲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一切均源於李焯芬當初的「少年夢」。

於水利建設以外李焯芬亦致力傳承中國文化,自港大饒宗頤學術館2003年創館以來他一直擔任館長,推動全球漢學界的學術研究及文化交流。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