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珍
中聯辦加強與立法會各黨派議員之間的溝通,不是香港某一個時期的短暫需要,而是香港長遠利益的依歸,反對派應該看到這一點。香港社會不能分化,需要溝通增進和諧與團結,這才能凝神聚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香港未來發展開拓更廣闊的空間,這是真正的務實解決問題。
中聯辦發函邀請全體立法會議員下周二(元宵節)到中聯辦大樓春茗團拜,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及六名副主任、秘書長及各部部長都將出席。多個政黨認為,溝通有助減少誤會,不同黨派都應該積極回應出席春茗。但反對派卻表態杯葛邀請。反對派會議召集人毛孟靜聲稱,部分人因為原則問題不願出席,又稱中聯辦違反基本法第22條,口頭和行動都有「干預」香港事務,擔心出席春茗會向公眾發放錯誤訊息云云。
中聯辦是中央政府派駐香港的代表機構,具有崇高的憲制地位。中聯辦聯繫香港社會各界人士,增進內地與香港之間的交往,反映香港居民對內地的意見,是基本職能之一。香港回歸以來,中聯辦忠實履行中央政府賦予的職責,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中聯辦與反對派溝通,可減少偏見,有助於增進政治互信,改善長遠關係,最起碼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這是減少香港社會內耗,推動香港和諧發展,實現特別行政區良好管治的需要。
社會各界與建制派黨派認同和支持中聯辦與不同黨派議員溝通,為了香港整體利益,反對派應放下成見,加強溝通。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期望不同黨派議員積極回應,而各陣營議員若能多與中聯辦溝通,就能減少誤會。經民聯主席盧偉國說,上次立法會宴請王志民主任,今次在中聯辦大樓回請,是很自然的事。對於反對派杯葛春茗,他稱相當費解。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稱,香港的民生、經濟,很多都離不開與內地合作,所以與中聯辦溝通,工聯會認為是重要及有意義。自由黨黨魁鍾國斌批評反對派杯葛的做法不恰當,因為反對派一直聲稱要溝通,但當中聯辦邀請全體立法會議員春茗團拜,反對派卻不出席。
反對派應邁出溝通交流新一步
早在2013年7月,時任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出席立法會午餐會時就表示:中聯辦願意與香港各界人士包括在座的立法會議員真誠溝通,願意為立法會組團到內地參觀、考察、訪問、研習提供協助。實際上,中央一直創造機會,與反對派議員溝通。一直以來,中央領導人、中聯辦負責人、中央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內地有關專家學者,與包括反對派人士在內的香港各界人士在不同層面的溝通交流也不少。來而不往非禮也,反對派人士今次應珍惜溝通機會,拿出誠意和善意邁出溝通交流新一步。
民主黨不應忘記,2010年5月24日,民主黨正副主席何俊仁和劉慧卿及核心成員張文光,首次走入中聯辦進行溝通。翌日,民主黨舉行記者會,其間有人質疑民主黨「邀請中央干預香港事務」,何俊仁立即反駁:「你咁樣講,即係完全唔接受基本法列明中央在香港行使主權的規定。」對於公民黨和社民連攻擊民主黨破壞「港人治港」的言論,劉慧卿反駁:「要溝通,不到中聯辦溝通,難道掘個地窿去溝通嗎?」民主黨既然已有與中聯辦溝通的良好記錄,不應藉口所謂「現時的政治氣氛不適合」而拒絕溝通。
一些抱有成見和偏見的反對派人士,應走出對抗思維的慣性,把握時機,與中聯辦良性互動,這樣反對派未來的道路也會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