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拆局:放寬選才版圖 何苦畫地自限?

2019-04-13

放寬境外專科醫生實習安排引起軒然大波,這類醫生其實是凡指非本地受訓的醫生,包括海外、內地、台灣等,這是殖民地時代的歷史產物,當時英聯邦地區的醫生可以免試在本港執業,直至現在有關地區的醫生也享有「特權」。為非英聯邦地區醫生爭取平權的「醫務委員會執照醫生協會」指出,「其實英聯邦成員多達53個國家,其中90%都是相對貧困落後的國家,其醫療水平與本港相距甚遠,醫生水平不見得達標。」

傾斜英聯邦 內地醫無門

身兼醫委會委員的「醫務委員會執照醫生協會」會長張漢明醫生指出,內地有大量醫術精湛的好醫生,與港人有同一語言及文化,能迅速緩解公營醫院的人手壓力,但香港輸入外援醫生的制度明顯向英聯邦國家醫生傾斜,令內地醫生望門興嘆。

他指出,現行的《香港醫生註冊條例》容許香港大學、中文大學、衛生署和醫管局根據需要,以「有限度註冊」形式聘請境外醫生,但醫管局旗下的公立醫院只引入在英聯邦國家受訓的境外醫生。他一直建議醫管局檢討現時「有限度註冊」的聘用條件,讓世界各地、包括內地擁有相等資歷的醫生申請,以紓緩前線醫護的工作壓力。「我們建議,內地等醫生受聘於醫管局期間,需通過部門的監督和得到資深醫生的督導和評估,考慮免除一年的實習和評估。」

「有限度註冊」只限在公營機構工作,若境外醫生想私人執業,就必先在註冊醫生執業試中過關,獲得正式註冊醫生牌。張漢明表示,該試包括筆試、醫學英文考試,以及臨床醫學考試。內地醫生的醫學理論及英文根底好,所以在醫學英文考試的合格率達87%,惟因為過去受訓的教材、培訓方式、考試方式均與香港不同,以致筆試及臨床醫學考試合格率偏低。至今有約800名內地醫生考獲香港註冊醫生執照,與外國醫生考獲本地註冊醫生資格的人數相若。

外界常以為非英聯邦國家的醫生醫術不濟,其實問題關鍵只是這些醫生不熟悉香港的醫療體制,而醫管局又未能提供銜接培訓讓他們熟習。張漢明說:「一直向政府爭取公開更多執業試所需的資料和資訊,以及為境外醫生提供臨床試的培訓,可惜局方反應冷淡。」 ■香港文匯報記者 殷翔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