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詩語背後】紅旗獵獵耀紫荊(下)

2019-05-21

江 鄰

當然,系列活動中,以金紫荊廣場的兩場活動最具標誌性。先是由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策劃的一場別開生面的「國歌快閃」活動。二百餘名來自青年團體及政商演藝界的知名人士和市民,在金紫荊廣場聯袂上演。活動視頻一經發佈,旋即成為網上熱點。五月二日央視新聞聯播報道後,更是引起世界性關注。

緊接荂A「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及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金紫荊廣場升旗禮」隆重舉行。特區政府、中聯辦、外交公署、駐港部隊負責人以及各界嘉賓、青年學生兩千餘人出席。吸引報刊、電台、電視台、網絡媒體大篇幅報道。香港社會高度重視這場升旗禮,除了關注五四精神的解讀,還緣於升旗禮上各制服團體採用不同的步操形式。

正如馮至在《那時......》沒有想到,前行中充滿無數的艱難、歧途與分手,愛國主義的培育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像香港這樣經歷了一百多年殖民歷史的地方,愛國主義的情感表達,還需要平台和機緣。

升旗禮上,二千餘名嘉賓和青少年齊聲誦讀《五四宣言》:新青年,心繫家園;獻青春,服務人民;知榮辱,遵紀守法;樹新風,揚榮棄恥;共奮進,團結互助;愛祖國,努力向上;構和諧,民族共融;當自強,振興中華。然而,這整齊洪亮的朗誦聲,終究掩不住不同的步操形式呈現出的不同節奏。

所謂不同的步操形式,是指十四家青少年制服團體入場離場時採用英式步操還是中式步操。傳統上,香港紀律部隊和青少年制服團體的步操均由警隊或駐港英軍傳授。整套儀式形成於二戰結束初期,當時的警務處長麥景濤是蘇格蘭人,步操形式脫胎於英軍隊列操,步操時採用的音樂多源於蘇格蘭高原音樂,節奏比較緩慢。這就是通常所講的英式步操。中式步操則源於解放軍步操形式,節奏激昂有力,伴奏音樂亦較明快。

曾擔任過香港輔警警校校長的高級警司何明新,對步操儀式頗有研究。根據他的解釋,中式步操與英式步操的最大分別,在於手腳的擺動。中式步操時,腳向前提至較高位置,整個腳掌茼a,手部彎曲並向左右擺動。英式步操只是向前跨步,腳跟先茼a,手伸直並向前擺動。在何明新看來,如以軍操計,中式步操節奏感較強,看來更精神;如以表演性質計,英式步操比較柔和,更具觀賞性。

因此,中式步操還是英式步操,單從步操形式上講,各有特點,無所謂孰優孰劣。採用何種步操,實際上成了一種象徵。直觀地看,它是主動融入國家治理體系還是沉湎於戀殖情緒的象徵。一些制服團體的高層認為,步操儀式是制服團體的靈魂,改變制服團體的步操,如同改掉制服團體的靈魂。制服團體大多是港英時期成立的,駐港英軍曾為制服團體提供訓練,不少制服團體迄今仍保留英式傳統。而九七回歸之後,英軍變解放軍,制服團體受場地、教練等因素制約,慢慢向中方靠攏,現時主要靠一些「老鬼」堅持傳統。筆者曾聽某制服團體負責人講,他們每年要花錢從英國請退伍軍人來港幫助訓練。對此,我頗有些疑惑:解放軍就在身邊,有什麼必要捨近求遠呢?

我的疑惑,也是時事評論員屈穎妍的疑惑。她在報章上公開質問:回歸二十多年了,為什麼香港的紀律部隊無論步操、口令、儀式、佈局,都仍沿用過去了的英國式?連舉手敬那個禮,都是英式禮。想想一個中國人,向一面五星紅旗敬個英式禮,是何等荒誕的畫面。那種格格不入,就像看到一個回教徒走進天主教堂上香,總覺有什麼不對勁似的。每次聽到風笛吹奏,蘇格蘭格子裙飄揚,就覺得大家仍沉醉在英國人的安魂曲中......移風易俗,需要莫大勇氣。希望終有一天我們會看到香港所有紀律部隊都會奏起國歌,操出正步,換掉那條不屬於我們的蘇格蘭格子裙,昂首承諾:我們會保家衛國!

也許,把屈穎妍對步操儀式的疑問放到更大的歷史跨度看,更有啟發性。一百年前的五四運動,起源於列強對中國主權的私相授受。主權命運任人宰割,哪有什麼話語權?今天,我們不但可以自己的命運自己主宰,而且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從追跑到並跑,再到某些領域領跑,越來越對國際規則的制定發揮巨大作用。在國際競技場上,中國日益邁出自己堅定的步伐。

回頭再看金紫荊廣場的五四升旗禮,制服團體步操方陣儘管多數還是英式的,但在主辦方的引導推動下,中式步操已從前年的一個方陣,到去年的兩個方陣,再到今年的六個方陣,事情正起蚇n極的變化。我作為升旗禮上宣讀《五四宣言》的監誓人之一,近幾年來目睹這一變化,不由心生感慨:

遙想他年風雨路,從來國難青春赴

喜看今日少年郎,揮灑英姿中式步

銀樂嘹嘹天外來,紅旗獵獵雲間去

會當華夏夢圓時,還就紫荊妍若故

愛國是宏大的,也是具體的。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這一強大的精神動力,來源於歷史文化記憶,也來源於日常養成。愛國主義作為社會的核心道德要求,其認知和養成,統一於現實的、多樣而立體的愛國主義教育過程之中。愛國主義情結,在一些特定的地方,特殊的時刻,顯得愈加深沉。比如在香港這樣「一國兩制」的前沿,比如身處國外,比如節慶、災難、戰爭時......

這一點,可以從另一場活動中清晰地感受出來。今年五四期間,中國海軍171艦艇編隊應邀訪港。四月三十日抵達,停靠五天,前後接待了一萬三千餘人登艇參觀,在香港市民特別是青少年中掀起熱潮。中國海軍與新中國同年誕生,市民近距離感受中國海軍七十年建設發展成就,想必也能感受到新中國前進的步伐。

五月五日上午,當171艦艇編隊在駐港部隊領航艦的引導下緩緩離去,維多利亞海灣舟來船往,繁忙依舊。兩岸高樓默立,天空雲霧蒼茫。看茩x艦上迎風招展的五星紅旗、八一軍旗和紫荊花區旗,我彷彿看到了中日甲午海戰中鄧世昌的悲憤面孔,看到了香港政權交接時譚善愛「你們下崗,我們上崗」的鏗鏘宣示,看到了世界歷史上大國崛起的波詭雲譎......

耳邊,迴響起習近平主席在人民大會堂對全國青年朋友的諄諄告誡:「中國社會發展,中華民族振興,中國人民幸福,必須依靠自己的英勇奮鬥來實現,沒有人會恩賜給我們一個光明的中國。」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