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錕來到這個世界,為我們帶來通訊科技,他的離開為我們證明了愛情是超越科學可以解釋的範圍。人手一手機的年代,是無線電通訊及光學通訊研究成果所產生的,高錕所發明的光纖,讓我們在光學通訊技術上帶來重大的突破。是他,帶我們來到資訊爆發的世代,改變了世界上每一個人,無數的研究因此能迅速地交流資訊並獲得成功。
光纖傳輸比起傳統的銅線傳輸來說,頻寬更高、網絡延遲更小、重量更輕、成本更低。內聯網及互聯網服務以前一直都是很昂貴的東西,而且速度慢得不切實際,直至光纖誕生,網絡供應商的基建得以提升,才真正被廣泛應用。
不論成人還是小孩,都可以通過手機平板或電腦上線看影片、收相片、交換資訊。第四代移動通訊網絡(4G)及蓄勢待發的第五代移動通訊網絡(5G),讓移動設備對接到電訊公司的網絡更加快。
一束光在真空能以每秒300,000公里的速度行走,它能在一根光纖內傳輸每秒1Pb的大量資訊至50公里遠(2012年日本電信電話公司在高錕的光纖的基礎上研發的成果)。
而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的研發進度,將這光學通訊的優點伸延給移動通訊設備享用,令手機及我們身邊的物件能夠隨時隨地接收到海量的資訊,實在令人興奮及期待。
能夠接受大量資訊,意味着具有預測能力的智能科技更能實現。例如在交通上,港珠澳大橋的開通,需要額外請司機應付新基建及其24小時運作,司機供不應求,以至日常旅遊巴的司機工時增長,休息不夠及路上判斷能力下降,相當危險。
大橋行車路線簡單,幾乎是一條直路,不用等第五代移動通訊網絡研發成功,就能為大橋提供穩定的網絡訊號,提供可靠的無人駕駛交通服務。這樣就能同時釋放司機人手,去處理比較需要變通的路線和交通服務,從而讓他們在合理的工時,獲得更高的薪金。
如果說,作為互聯網創造者的美國國家科學研究會是互聯網的始作俑者,第三代及第四代移動通訊網絡讓互聯網發揚光大,那麼「光纖通訊之父」高錕就是串聯這兩種劃時代科技的關鍵人物。
通訊網絡發達同樣對個人有着不同方面的影響。我們通過即時短訊、社交平台等,在有限時間內接觸到更多人,也可以更多方面了解我們的朋友,甚至戀愛對象。
不過,資訊充裕有時會令我們反而更容易迷失,走馬看花地看了很多人,卻總找不到最適合的人選;明明選定了,外面的資訊又湧現眼前。
即使我們是完美的人,也還是沒法完全掌控感情發展。世界上又有多少個高錕,既為世人貢獻良多又品格高尚,既有才華又能對愛侶從一而終,直至老人癡呆,忘記了很多東西,仍然忘不了一生摯愛。■趙穎詩
簡介:本會培育科普人才, 提高各界對科技創意應用的認識,為香港青年人提供更多機會參與國際性及大中華地區的科技創意活動 ,詳情可瀏覽www.hknete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