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意義重大】金融界:打開互聯互通國際大門

2019-06-18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滬倫通是指上交所與倫交所建立互聯互通機制,符合條件的兩地上市公司可以發行存託憑證(DR)並在對方市場上市交易,意味着中國資本市場實現雙向開放又將邁出重要一步。內地業界認為,滬港通的諸多實踐為滬倫通打下了堅實基礎,後者料為互聯互通機制打開更大的想像空間,通過滬港通、深港通、滬倫通的成功經驗,未來滬新通、滬德通均可期。

《證券日報》引述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員郭曉蓓表示,相對於滬港通,滬倫通的體量更大,想像空間也更大。「滬港通解決了證券投資項下人民幣輸出和回流的問題,」郭曉蓓說,滬倫通如果能順利平穩推出,將為境內發行人和投資者提供進入境外市場投融資的良好機會,有助於境內資本市場參與主體學習和借鑑海外經驗,也有利於全球資本的優化配置,是跨時區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的有益探索。

外媒:暫仍名不符實

不過,路透社一篇題為「滬倫通還只是向西單行線」的文章指出,華泰證券的發行運用的還是全球存託憑證(GDR)發行方式。目前已有超過150家國際公司發行GDR,而大型機構投資者傾向於避開GDR,因為GDR的流動性通常不如其基礎股票。另外,滬倫通目前只有朝倫敦單線行駛,還未有倫敦上市的公司在中國上市,目前滬倫通還是名不副實。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