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局和北京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機械人、大數據等領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曉菁)為推動本地企業利用人工智能、機械人等技術提升競爭力,生產力促進局昨舉辦「國際人工智能峰會2019」。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丁漢於演講時指出,機械人的研發與應用仍面臨很大的瓶頸,未來機械人不會完全取代人類進行生產運作,而是與環境、人類形成自然交互的關係,共同發展。
丁漢坦言,社會對機械人的需求量其實很大,但目前投產的機械人未能實現更加複雜的用戶環境。市場上的機械人只能完成一些簡單動作,工業機械人不能完成一些在結構化環境裡面的工作,服務機械人的人機交互能力非常有限,特種機械人則依賴於遙距操作,與科學家的期望仍有很大差距。
即使未來先進機械人技術正式投入使用,他也不太認同「黑燈工廠」、「無人工廠」等流行的概念。丁漢認為,「將來是機器發揮積極的優點,人發揮你的優點」,人類的創新能力永遠無可比擬。在大量無人工廠背後仍需要有人類對機器進行大量的指揮,形成人、機與環境的交互和共融。他相信,人工智能技術在5至10年內可以被攻克。
生產力局清華共研AI
生產力局主席林宣武致辭時指出,人工智能在香港工商業界實現「工業4.0」和「企業4.0」中擔當了重要一環。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下,廣深港澳四地將共建科技創新走廊,預期各地協作將會更緊密。
生產力局還與北京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會在人工智能、機械人、大數據等領域上共同探討和研發相關應用技術,加快工商業界採用智能自動化,提升香港企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