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華加工鏈條完備難替代 美公司業務遷移代價大

2019-06-20
■有漁業界人士指,美國的勞動力成本較中國高出很多。圖為美國加州一個漁業加工廠。 資料圖片■有漁業界人士指,美國的勞動力成本較中國高出很多。圖為美國加州一個漁業加工廠。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當地時間18日繼續就剩餘約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舉行聽證會。出席聽證會的美方企業和行業代表紛紛表示,中國具有不可替代性,短期內「沒有辦法」將產業轉移至其它國家或地區。

推高成本削競爭力

當天出席聽證會的主要包括美國水產、能源、信息技術等行業代表。聽證會上被問及最多的問題是「可否將產品生產、加工等任何在中國完成的程序轉移回美國或者其它國家」。針對該問題,各行業人士幾乎都表示「不可以」或者「代價太大」。

銀色港灣海鮮公司總經理祖尼什表示,經過過去數十年的積累,中國建成了世界上最完善、性價比最高的海產品再加工行業。中國在這方面具有的「硬件設施和工人經驗」將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替代」。祖尼什說,儘管美國目前也具備此種海產品再加工的能力,但是美國的勞動力成本高出很多,如果將這部分業務轉移至美國,將不得不提高產品價格,從而削弱美國海產品競爭力。

信任非一夜間建立

國際海產品公司總裁法斯說,與合作夥伴建立「信任關係」需要數年甚至更久,不是「一夜間就可以實現的」。對於所謂將供應鏈轉移到其它國家,在實際操作上將面臨種種挑戰,受到傷害的是美國生產商和美國消費者。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艾尼斯在聽證會後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非常多的美國公司在生產產品時都需要來自中國的原料或者元件,而中國生產的一些產品例如高質量電子元件「很難被替代」,因此對於需要中國電子元件的美國科技公司而言,轉移的代價將非常大。艾尼斯強調,無論如何,提高關稅都不是解決任何問題的正確途徑,美中雙方應該重新回到談判桌。

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以來表示,增加關稅可以促使美國公司將其業務轉移回美國從而創造更多本土就業機會。但對於這些企業代表而言,特朗普的「願望」並不能輕易實現。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