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禎兆
現在很流行驗骨質疏鬆,特別是女士。我們一向少做檢驗,自己嚇自己的事情還是少做。但身邊有不少人會定期檢驗,近期一親友就提起,吃鈣片不太舒服,做了瑜伽一會兒,指數反而好了。
瑜伽包含了伸展、重力及關節訓練,對骨骼及軟骨都好。年紀愈大,太劇烈的運動反而有傷心臟,現代醫學把很多東西都微細化,骨頭缺鈣,究竟是因還是果?從前的人沒有鈣片又少牛奶,究竟怎樣活過來?鈣片是否過度商品化的結果,多在網上搜搜就知道。但怎樣護骨,不如又談談。
適量運動和補腎,對骨一定有用(「腎主骨,腎精對骨骼健康非常重要。腎藏精,精生髓,髓養骨。髓藏於骨骼之中,稱為骨髓,因此腎精充足,才能使骨髓充盈及促進血的生化」) 。黑的東西補腎,我最喜歡介紹黑芝麻。另外黑木耳、黑米也可以。非素食者可煲骨湯魚湯。另外是多按摩腎俞穴,也可以適度暖敷或貼薑貼在那個位置。
齒為骨之餘。牙齒也是骨,看牙齒其實已適度反映骨的健康狀況,自己可以留意一下。
吃得太多西藥,把外邪壓抑並往內裡去推,會危及骨骼。很多肺病轉為骨骼問題,也是這個道理。有一朋友曾因咳嗽吃了很多消炎藥,咳好了大半,腰卻愈見酸軟,後來去中醫診症,都說壓下去了。中醫不談病毒,只說是風寒入骨,開了七劑,朋友不斷放屁,「風」走後,骨便不痛,但咳嗽也回來,要再服藥加強肺部,之後才終於兩者也痊癒。她說,放屁那幾天感覺到骨頭的酸軟逐日減少,實在是神奇。
在太陽下鬆鬆筋骨、飲食均衡、注意姿勢,做不傷身的運動如太極和瑜伽,都對整體健康甚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