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神州大地 > 正文

吉「豬臉識別」 實現實時飼養

2019-07-18
■ 鞋盒大小的養殖巡檢機器人 (紅圈示) 正在棚頂「巡邏」養豬場內的情況。 網上圖片■ 鞋盒大小的養殖巡檢機器人 (紅圈示) 正在棚頂「巡邏」養豬場內的情況。 網上圖片

在吉林省撫松縣長白山腹地的山黑豬養殖園區,鞋盒大小的養殖巡檢機器人正在棚頂「巡邏」養豬場內的情況,「人臉識別」被應用到養豬行業中。幾百公里以外的長春,工作人員可以實時了解豬的活動情況,以及豬場鄎蛂B濕度、氨氣含量和PM10等信息。

「通過巡檢機器人掃描豬的臉部信息,我們可以了解到每隻豬的飼養情況,包括牠們的養殖時間、體重和防疫信息。」吉林精氣神有機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遠征介紹。

「豬臉識別」讓飼餵機器人可以根據每隻豬的實際情況投餵飼料。按照每年20萬頭山黑豬的產量,預計每年可以為企業節省1,200萬元人民幣。人工智能還會根據豬舍內氨氣的含量指示飼養員是否需要進行糞污清掃,減少盲目作業,節約人力成本。過去一名飼養員管理200頭豬,現在可以實現管理800頭。

公司總經理孫延贍晼A藉助人工智能完整的可追溯體系,企業還可根據豬的採食量、增重速度適時調整營養配方,改善豬的肉質。

「中國多以散形式養殖生豬,生產模式相對粗放。」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分院二級研究員張樹敏表示,人工智能成本高,多適用於大型養殖場。 ■新華社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