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專題 > 正文

人幣「破7」 北水湧港分散風險

2019-08-12

散戶難搵食 專家:現金黃金最安全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 上周一和周四,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和中間價先後跌破7算,雖然有分析指人民幣「破7」已在市場預期內,不過仍引發環球市場大震盪,港股曾一度失守26,000點,不過同時間,通過互聯互通流入港股的南向資金增加,有140億元人民幣經「港股通」買港股。有分析師提醒,人民幣「破7」後料仍會反覆貶值,資本市場博弈震盪走勢將持續,受累人民幣貶值的股份暫時不宜沾手;至於A股,雖然不排除9至10月間出現反彈機會,但對於大部分小投資者而言,或很難操作盈利。

港股近日雖然震盪,但「北水」流入港股卻未停。據資料顯示,由8月開始,經港股通流入港股的「北水」已經超過156.7億元,7月淨流入的「北水」則約196億元,顯示縱使港股踏入8月羸弱,但流入的「北水」並沒大幅放緩。相反,同期經滬深股通流出的資金約140億元人民幣,相較6月及7月份滬深股通分別錄得約426億元人民幣及120億元人民幣的淨流入,反映內地資金因應對人民幣的貶值,大舉南下港股。

南向資金持續淨流入

根據港交所數據,「北水」的喜好未有大改變,主要仍追捧騰訊(0700),以及部分大型內銀、內險股。渣打香港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相信,內地資金積極流入港股,與人民幣貶值有頗大關係,或因人民幣貶值下,出於分散投資的考量,資金需要尋找匯率相對穩定的資產作配置,預計「北水」流入的趨勢仍會持續。

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表示,美國向中國加徵關稅,人民幣貶值的確有助紓緩中國的出口壓力,但對股市肯定會帶來震盪。好像上周一,美元兌人民幣在岸價「破7」,即時震散港股,令恒指跌至26,000點水平。不過,他指出,人民幣跌穿「7算」,其實符合他一直的預期,而中國也做好了長期鬥爭的準備。

安全配置 以黃金對沖

由於中國準備長期抗衡,故此他認為,股民仍應以「現金為王」,甚至可以黃金來對沖港元及美元,是最安全的資產配置。

至於傳統上,一旦人民幣貶值,紙業、航空、內銀、內房等股份都宜暫避。理由是航空股需要舉美元債來購買美元計價的新飛機,在人民幣貶值下,航空公司持有的美元負債將會上升,並錄得賬面匯兌損失。

另外,部分原材料股如紙業股,也相當受人民幣貶值影響,主要因為該些公司的進口原材料,包括紙漿和廢紙等多以美元計價,人民幣貶值將增加成本壓力。瑞銀日前就發表報告指出,人民幣貶值下,內房股、航空股、資源股等都會受累。至於內銀股與內房股一樣,都持有大量人民幣資產,收入也以人民幣計價;而部分發行大量美元債券的內房股,短期壓力將會更大。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