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營商明顯轉差 次季GDP季跌0.4%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受到中美貿易戰及本港近月連串暴力示威活動衝擊,本港經濟愈來愈差,陷入衰退邊緣。最新次季GDP增長向下修訂到只有0.5%,較之前預估的0.6%增幅低0.1個百分點,經調整後按季跌0.4%。政府並將全年GDP增長預測由2%至3%,下調至0%至1%。政府經濟顧問指,第三季GDP按季負增長的機會不低,警告香港將步入技術性衰退。報告又引述營商調查指,最新結果均顯示本港營商氣氛在近月明顯轉差。
政府昨日發表《半年經濟報告》及今年第二季GDP修訂數字,按年實質僅輕微增長0.5%,較上一季0.6%的增幅稍慢,亦低於預先估計的0.6%,是2009年衰退以來最弱。由於下行風險顯著,政府下調全年GDP增長預測,由5月時的2%至3%,下調至0%至1%。
港隨時陷技術性衰退
政府經濟顧問歐錫熊昨表示,這次下調已反映下半年經濟有機會跌至負增長,預期第三季錄得按季負增長的機會不低,如果連續兩季出現按季負增長,即代表香港步入技術性衰退。
出口受累外圍難樂觀
他指出,環球經濟增長在短期內料會進一步偏軟。由於美國宣佈向餘下價值3,000億美元的內地產品加徵10%額外關稅,以及把內地列為匯率操縱國。儘管中美同意盡快恢復高層次會談,但雙方要在短期內達成貿易協議仍然困難。目前其他外圍不確定因素,包括英國可能在無協議下「脫歐」及中東地緣政局緊張,都值得留意。面對困難的經濟環境,不少主要央行已減息或採取更寬鬆的貨幣政策取向,但這些舉措都不大可能完全抵消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因此,香港的出口表現在未來數月應會持續疲弱,甚或進一步下滑。
社會紛擾損營商氣氛
本地方面,私人消費和投資情緒將會繼續受經濟情況疲弱及不利因素增加所影響。近期本地社會事件如若持續,將對訪港旅遊業及與消費相關的經濟活動構成重大干擾,進一步打擊經濟氣氛,甚至損害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及商業中心的聲譽。所有最新對大型和中小企業的調查均顯示,本地營商氣氛近月已變得悲觀。
根據政府統計處在6月初至7月中進行的業務展望按季統計調查的結果,香港大型企業的營商氣氛較上次調查時更趨審慎。大型企業預期第三季業務狀況轉差的比例,較預期業務狀況改善的比例多出8個百分點(即淨差額為-8),較上季的-1個百分點負數淨差額為差。
零售飲食住宿最悲觀
隨着經濟環境轉弱,大部分受訪行業的大型企業營商氣氛變差。其中,「零售業」和「住宿及膳食服務業」的大型企業變得更為悲觀,反映消費開支疲弱和最近訪港旅遊業明顯放緩。受美國與內地的貿易摩擦影響,「運輸、倉庫及速遞服務業」的淨差額顯著下跌,「進出口貿易及批發業」的淨差額則繼續處於負數區間。
中小企方面,整體業務收益指數也在近月轉差,7月時更跌至40.6,是自2011年6月有調查結果以來的最低水平,反映美國與內地貿易摩擦的持續拖累、經濟情況疲弱和近日大型示威遊行所引起的憂慮。儘管如此,就業情況大致穩定,信貸情況仍然相當寬鬆。同樣,渣打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在上季相對改善後,今季在收縮區域內顯著下滑至三年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