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共和國檔案】孔子學院架設中外交流之橋

2019-09-09
■在世界各地「開花」的孔子學院通過語言和文化交流來讓世界了解中國。圖為在波黑巴尼亞盧卡,巴尼亞盧卡大學孔子學院的學生在表演。 資料圖片■在世界各地「開花」的孔子學院通過語言和文化交流來讓世界了解中國。圖為在波黑巴尼亞盧卡,巴尼亞盧卡大學孔子學院的學生在表演。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全球154個國家和地區,548所孔子學院,1,193個中小學孔子課堂......自2004年世界上第一所孔子學院在韓國首爾成立至今,這一通過語言和文化交流來讓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平台,已在全球各地開花結果,為增進中外人民友誼、加強人文交流、促進世界和諧和多元化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孔子學院開辦的第一年,全球共建立了46所孔院,第二年就建成了100所。截至2018年底,這個數字上升至548所孔子學院外加1,193個中小學孔子課堂,遍及五大洲154個國家和地區,學員總數達187萬人。各地孔子學院利用自身優勢,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辦學模式,成為各國學習漢語言文化、了解當代中國的重要場所,受到當地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

孔子學院的發展模式,也早已突破了單純的漢語教學。培訓漢語教師,提供中國教育、文化等信息諮詢,開展中外語言文化交流活動等都是孔子學院的業務範圍。近年來,為了順應當地民眾的需求,孔子學院還不斷拓展功能,不少孔院成了搭建中外經貿往來的「架橋人」。截至去年底,49所孔子學院開設「漢語+」課程,內容涉及商務、旅遊、中醫等領域,學生超過1.2萬人。331家中外企業參與孔子學院合作辦學,有力助推了中國與各國的人文交流和經貿合作。

孔子學院總部理事會理事、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前校長凱思.博內特曾表示,該校的孔子學院目前有近200個班級,先後有1.4萬人在這裡學習漢語。孔子學院的中國教師和員工是優秀的民間大使,世界各地的民眾通過他們,感受到了中國的友善和奉獻。謝菲爾德大學孔子學院除教授漢語外,還搭建了中英合作之橋。在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中,良好的合作關係,讓彼此看到了更好的發展未來。

「抹黑」言論站不住腳

然而,孔子學院的海外發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以「中國威脅論」為底色的雜音不時出現。有人甚至認為,孔子學院帶有意識形態色彩,官方化行為過於嚴重。然而,那些「抹黑」言論根本站不住腳。實際上,孔子學院由外方大學或相關教育機構首先向孔子學院總部提出申請,經批准成立後,採取中外合作的方式辦學。孔子學院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中方與外方院長共同負責孔子學院的日常運營和管理。實際操作中,則一般由外方院長提出需求為主,中方給予配合和幫助。而在更為普遍的漢語教學與文化課堂當中,老師們都盡量授之以漁,呈現豐富而多面的中國社會。

據中國漢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漢語教師隊伍的本土化、專業化、職業化將是孔子學院今後發展的重點和方向。此外,堅持與所在大學學術發展目標相結合,與所在國外語教學規範相結合,使漢語教學更加貼近當地思維,貼近當地習慣,貼近當地接受方式,這些都能讓孔子學院更「接地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