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陳帆:放寬首置助上車非「托市」

2019-10-18
■陳帆和黃偉綸等出席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陳帆和黃偉綸等出席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政策盼幫高收入青年 籲社會勿亂猜背後動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明其道)新一份施政報告放寬首置人士購買樓價1,0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按揭成數限制,消息一出各區樓盤成交明顯增加。特區政府發展局與運房局昨日舉行記者會講解施政細節,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強調,該政策並非為「托市」,政策原意是有見高收入青年無首期上車,故放寬按揭成數限制方便市民,呼籲社會毋須猜度背後的動機。對於政府會否增加收地賠償,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明確表示,無意改變相關收地賠償政策。

陳帆解釋,政府推出該措施,是見到現今社會中,有不少年輕人雖然收入不錯,但卻因無法負擔首期難以上車;而按揭證券公司亦根據他們的專業判斷和考慮相關風險,認為新的按揭限制屬可接受範圍,而且買家還要通過壓力測試,故不存在政府「托市」問題,呼籲社會毋須猜度政府背後動機。

按揭成數非樓價升跌主因

不過,在措施公佈後,的確有業主隨即封盤加價,陳帆回應稱:「無人會有水晶球預知樓市走向,樓價受不同因素影響,包括經濟、就業及供求等,相信按揭成數只是一小部分。」他又強調,現時樓價高企,市民要量力而為。

對於政府將過渡性房屋交由民間團體營運,政府被指是「不肯落水」。陳帆反駁:「政府已經落水,直情浸到上心口。」他表示,政府已設兩名總監負責統籌過渡性房屋項目,跨部門會議已開會6次,至今已有1,2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進行規劃或入住,未來會增加多8,000個單位,包括在錦田設大型過渡性屋h,提供500個至700個單位。

收地與否看規劃非擁有人

另外,施政報告亦提出更積極運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地建屋,包括具發展潛力、但未納入新發展區或其他發展項目的新界棕地,料涉450公頃,規劃署會優先檢視當中160公頃,目標於今年年底公佈位置,相信明年會陸續完成其餘部分。黃偉綸強調,收棕地建屋已有共識,收地與否不在於土地擁有人是誰,而是視乎城市規劃,以規劃行先,若土地合適,通過土地規管,就會去收地用作建屋,但他稱基於各種限制,若期望450公頃全部用作建公營房屋,將「不切實際」。

黃偉綸續說,政府今次收地「最大分別」及「大膽地方」是在於速度及幅度,但相信只要確立土地是用作公共用途,即使面對司法覆核,勝訴機會大。對於有指現時農地賠償金額太少,他稱因收地作公營房屋發展,有關價值不高,無意改變相關收地賠償政策。

就土地共享計劃中負責審視申請的顧問小組,成員會否與發展商關係千絲萬縷,黃偉綸指傾向邀請已退休、與發展商無利益關係的專業人士或土地政策相關學者參與,詳情會在11月26日諮詢立法會時公佈。

「明嶼」待審批向公眾講解

至於「明日大嶼」計劃,黃偉綸強調從來無放棄過人工島填海項目,上年度是在立法會財委員會排到尾,政府相信未必能於未來幾個月完成審批,未來會與專業團體溝通,讓公眾了解人工島填海對香港及港人有利,政府會花費3年至4年進行研究,而非立即填海。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