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書若蜉蝣:築壆水上人定居天水圍

2019-10-26

■ 葉 輝

話說在1945年,大部分築壆者為水上人,定居於天水圍,他們在大壆上搭建木屋及寮屋,捉蝦捕魚、編織草繩、四處打工,或者為聯德公司做事,趙氏人家名下的別墅、穀倉、學校等,都設在大壆上;傳統圍海造陸為獲取可種稻米的肥沃土地,二戰之前,新開土地大多經營基圍,聯德公司將水閘管理權出租,由承租者經營基圍。

及至日據期間,不少內地移民遂遷移至天水圍,大多具圍田種植經驗,成為開墾鹹水稻田的勞動力,戰爭期間糧食短缺,此亦刺激開發,聯德公司改善圍內水利設施,挖掘水道並加固基壆,遂將天水圍分為按順序排列的區塊;米市興旺時,農戶就向聯德公司租地,將收穫的稻穀交至聯德公司,以統一碾米與收購出售。

農戶長期向稻田投放蠔殼灰,以中和土壤酸性,對土地利用加快此一地區轉為可耕種土地進程,在二戰之後,距海較遠的天水圍南面改種市場價值更高的淡水稻,靠近大壆之地方亦開挖幾個鹹淡水魚塘;由於1949年以後內地政治形勢變化,港府有意提高本地蔬菜及其他食物自給率,新界成為糧食產地;內地與歐美市場彼此封鎖,讓新界農業有發展機會,本地傳統稻米生產逐漸讓位予蔬菜種植與禽畜養殖業;對天水圍此片年輕土地而言,如此一切有何意味呢?

按照圍海造田的常規進程,在上世紀50年代,由天水圍南部向北,鹹水稻田持續改為一年兩造的淡水稻田,愈來愈多鹹淡水魚塘沿茩鴞釭漱藿D--東面一條河遂由天水圍村民稱為大河,從鹹水稻田開挖;此一時期之商業塘魚養殖業尚為新型產業,儘管行業並不穩定,然而,所投入的人力相對較低,收益遠遠高於種稻米,加上天水圍低窪地勢與高鹽分土壤,養殖塘魚似為大勢所趨。

就在那時,塘魚養殖初期資金投入很大,原來小農實際很難實現此一轉變;聯德公司在1955年將全部土地租給中間人管理,租約長達十年,再由此人轉租至多個農戶,到1965年租約結束,聯德公司傾向於將土地租作高投資的塘魚養殖,遂有不少原種稻米的農戶無法繼續租用土地,及至1971年,天水圍幾乎全開發為魚塘。

從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天水圍遂結束魚塘的歷史,此為本地塘魚之主要產地。養魚戶就有幾百戶,養魚塘連綿至南部屏山廈村一帶村落;及至1975年,天水圍差不多全都變成養魚塘,大壆上遂佈滿搭建寮屋。

根據當地漁民所憶述,在天水圍一帶,大約有三個聚落,分別位於大壆附近的聯德里,以及分佈較散的中和里與白沙里;其中以聯德里居民最多,籌組聯德堂花炮會。大壆上居民大多並非以養魚為業,並無土地的後輩只好出外打工;實際上,天水圍養魚戶許多俱在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搬來,在塘邊搭建木屋及寮屋,且養魚及養鴨。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