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書若蜉蝣:廖萬石堂.大夫第

2019-11-16

■ 葉 輝

話說上水廖氏原籍福建汀州,元朝末年,廖仲傑由閩遷粵,初落戶於屯門,後再移居福田,三徙至雙魚河境內,元代至正十年定居上水,定居於雙魚河流域上水圍十二條村之內;對興學扶貧不遺餘力,現上水鳳溪公立學校,源自上水廖氏私塾鳳溪書室;相傳廖氏遠祖廖剛,父子五人為高官,每人官祿兩千石,共萬石,後人為紀念先祖,將祠堂命名為廖萬石堂,三進兩院建築,由雕刻精緻的樑架及斗拱承托,以石柱及木柱支撐,灰塑、木刻、壁畫、泥塑等比目皆是,題材多為傳統吉祥圖案。

上水廖氏另一歷史建築物,在上水莆上村的應龍廖公家塾,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物,建於1838年,以紀念廖族四世祖廖應龍;至1910年家塾改為卜卜齋,肩負教育重責,在1965年家塾改建幼稚園,幼稚園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撤出;至2001年家塾殘破不堪,廖氏族人有感保護刻不容緩,決定聯絡古物古蹟辦事處尋求復修方法,復修工程不僅為官民首次合作,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榮譽獎。

新田文氏原籍江西永新北鄉錢,南宋期間,祖先避亂南遷至惠州,及後其堂兄文天祥抗元兵敗,捨生取義為國犧牲,元末明初,文氏子孫始遷入新界。明永樂年間,文氏族人遷至元朗新田一帶定居,另一支在大埔泮涌附近建村;蕃田村為新田文氏聚居之地,附近建有不少文氏祠堂;麟峰文公祠為開放予公眾參觀的祠堂。祠堂確實興建年代已不可考,約建於十七世紀末,至今已有三百年歷史。

麟峰文公祠為紀念文氏八世祖文麟峰而建;除麟峰文公祠外,大夫第為新田文氏家族祖先留下另一古蹟,為文氏先祖文頌鑾於清同治四年所建,已有一百三十多年歷史;文頌鑾為文氏二十一世祖,光緒十二年高中進士,獲欽點為營用守府。據說為人樂善好施而深得鄉黨讚譽,獲清朝皇帝御賜大夫名銜。

粉嶺彭氏原籍江西宜春廬陵。北宋末年金人南侵,彭族先祖遷居東莞,南宋年間再自東莞南下新界,於明萬曆年間復徙居於粉壁嶺一帶,立圍定居;彭氏在粉嶺最初建立粉嶺圍,後向四周擴展,成今日南圍、北圍等村落;據說粉嶺圍附近以前十分荒蕪,常有山賊及海盜打劫,鄉民建造炮樓抵擋盜匪的襲擊,古炮樓建於清康熙初年。呈方形,圍牆高約二丈,以花崗石作牆基,覆以堅硬青磚,圍牆設有炮孔,1941年日軍侵港,村民怕禍害加身,將古炮埋在地基下,至1986才挖出古炮。彭氏宗祠在粉嶺北便村,始建於明萬曆初年,清道光年間國學士彭步進見宗祠日久失修,與村中宗族兄弟籌集經費重建,道光廿六年聘風水師擇吉遷建,為兩進建築物,供奉粉嶺鄉始祖以下十六世八十八位祖先神位,宗祠在新界圍村規模較小,建築藝術精美,有斗拱木刻、花崗石樑柱、陶塑人物、精緻壁畫已列為受保護古蹟。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