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止暴制亂救香港於水火

2019-12-04

張學修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常務副會長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立法會上報告香港經濟情況,指出在訪港旅遊業方面,服務輸出大幅下滑13.8%,是自2003年第二季以來最大跌幅。本港內部需求於第三季明顯轉差,私人消費在逾十年以來第一次下跌,跌幅達3.4%。經濟信心低迷,整體投資開支跌幅達16.3%。陳茂波指由於經濟環境轉差,稅收及賣地收入減少,加上年中推出紓困措施,政府將在今個財政年度錄得財政赤字,是15年以來首次。

香港近幾月來受到暴力事件衝擊,環境動盪,香港經濟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傷害,這在各產業數據上呈現出來。尤其因為暴徒不斷以激進行動,擾亂社會治安,旅遊業首當其衝,受到打擊前所未有。旅遊業作為港支柱產業之一,同時與消費、飲食、交通業等上下游產業牽連廣大。社會各界應正視現狀,認清極端暴力對於香港的嚴重傷害,盡快恢復穩定秩序,平息暴亂,為香港經濟及時止損。

受到暴力衝突影響近半年,訪港旅客數量亦持續下跌。香港旅遊發展局日前公佈今年10月的整體訪港旅客僅331萬人次,按年下跌43.7%,跌幅較8月和9月擴大,是連續第四個月錄得按年跌幅,更令今年累計訪港旅客首度出現負增長。尤其是內地及短途市場的旅客人次分別下跌46%及44%,其中泰國及韓國更錄得約60%跌幅。而過夜旅客人次則按年下跌41.6%,僅得136萬,其中內地旅客的跌幅達48.1%;短途市場過夜旅客數量仍暴跌逾一半,達50.8%。

訪港旅客人數下跌與社會氛圍密切相關,這本就是意料中事,當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只會讓旅客與投資者望而卻步。當前香港首要重任就是恢復秩序,扭轉整體動盪負面的環境。現在仍有不少國家及地區向香港發出旅遊警示,旅客來港的信心須等到有關警示取消後才可能恢復。縱然當前特區政府努力研究紓困措施,努力保住經濟、保住就業,但香港經濟包括旅業的振興,與香港大環境密切相關,這需要盡快止息暴力行動,恢復法治秩序,才能將備受打擊的信心重新恢復。

因此,香港各界各派也要通力合作,制止極端暴力、制止對公共財物的破壞、呼籲和平理性的溝通方式,呼籲凝聚一心的協商配合方式。香港並不屬於小部分為非作歹的暴力人士,香港是屬於每一位希望安居樂業港人的共同家園。而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旅遊天堂的香港,更是屬於每一位投資人士以及每一位旅客的。香港好了,才是大家好。當前有暴徒仍以極端手段破壞香港,這是抱着同歸於盡的心態,對於香港沒有任何好處。真正視香港為家園的人,都應該放下紛爭與分歧,回復和平、有商有量的理性對話,才能為香港謀生路,才能真正將社會拯救於水火之中。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