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王蒙的另一個可敬之處

2019-12-07
■王蒙(中)當年在分享《這邊風景》創作背後的故事。 網上圖片■王蒙(中)當年在分享《這邊風景》創作背後的故事。 網上圖片

■ 張桂輝

上個月底,由中南出版傳媒集團主辦、湖南新華書店集團承辦的「為人心立碑,替世道存照--王蒙《生死戀》新書分享會暨文學對話」在長沙舉行。現場,伴隨蚖斐酊瑪琴聲,耄耋之年的王蒙先生為讀者分享了他寫給世界的「情書」。王蒙是1953年動筆創作長篇小說《青春萬歲》的。從那時算起,他的創作時間,與我年齡相同。60多年來,他發表的作品高達一千餘萬字。其中多篇被譯成英、法、德、俄、日、韓、意、西班牙等二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作為與共和國共同成長的作家,王蒙見證了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之路。身為中國作協會員,我除了敬佩王蒙先生優質高產的創作成果,還敬佩他的另一個可敬之處--嚴謹認真的創作態度。縱觀王蒙的人生軌跡,可以用「亦官亦文」四個字來概括。為官,擔任過共和國文化部長。為文,是名副其實的著作等身。他的《青春萬歲》、《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活動變人形》、《這邊風景》等,具有代表性和開拓性意義。2015年,《這邊風景》首次獲得茅盾文學獎;今年9月,《青春萬歲》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更令人羨慕的是,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前夕,王蒙榮獲「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

王蒙之所以能夠碩果纍纍,除了不凡的創作藝術、執茠熙虴@理念,還與他嚴謹認真的創作態度密不可分。他曾耗時四年,創作出《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學》。其態度之嚴謹,由此可見一斑。此前在《上海文學》雜誌舉辦創刊65周年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上海文學》雜誌社社長趙麗宏不無感慨地說:「作為《上海文學》的老朋友,王蒙這幾年陸續發表了多篇中篇、短篇、對談錄等作品,他以嚴謹的創作態度,用獨具性格的生動文字,為後輩作家樹立了典範。」(詳見《上海文學》2019年第1期)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創作生產出無愧於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沒有優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熱鬧、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觸及人的靈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鳴的。」任何一位文學家,要想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民族,且又能觸及人的靈魂、引起人民共鳴的優秀文學作品,首當其衝的,是要像王蒙那樣,自覺樹立嚴謹的創作態度。「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不說千載難逢,也是來之不易。我相信,很多文學家、藝術家,辛勤筆耕,佳作頻出,也未必能夠像王蒙一樣獲得這等至高無上的榮譽。但是,王蒙先生自覺的、嚴謹的創作態度,是應當學習、可以學到的。「十年磨一劍」。大量事實表明,古往今來,但凡優秀文學作品,前提都離不開嚴謹的創作態度。

西晉著名文學家左思(約250-305),字太沖,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早年曾用一年時間,寫成《齊都賦》。可惜,全文早佚。之後又欲賦三都。恰逢妹妹左棻被召入宮中,左思全家搬到京城。於是,左思特意去拜見著作郎張載,向他虛心討教,繼而開始構思。在很長時間內,左思家門口、庭院中,甚至廁所裡,都擺放茧妝M紙,偶爾想出一個佳句,馬上就記錄下來。為使《三都賦》筆筆有虒谷陵睅琚A左思開始收集大量的歷史、地理、物產、風俗人情等方面資料。收集好之後,便閉門謝客、開始「煮字」。夜以繼日,冥思苦想,常常是花了很多時間,才琢磨出一個滿意的句子。功夫不負有心人。打磨了十年,凝結茈物鉹艀慦滿m三都賦》終於問世了。

《三都賦》--《吳都賦》、《魏都賦》、《蜀都賦》,全文僅12,200多字,按十年時間推算,平均每月不過120字。《三都賦》問世之初,並不被人們看好。所幸著名文學家皇甫謐慧眼識珠,不僅高度評價,感慨萬千,欣然命筆,為之作序,還請著作郎張載為《魏都賦》做註,請中書郎劉逵為《吳都賦》、《蜀都賦》做註。之後,陳留人衛權又為之作了《略解》......於是,《三都賦》如同深閨美女,揭開神秘面紗,被時人所稱譽和推崇。司空(古代官名)張華讀了此賦,感嘆道:「左思是班固、張衡之流的人物,(此賦)能使誦讀的人感覺文已盡而意有餘,歷時越久,越有新意。」隨後,《三都賦》不脛而走、名聲鵲起,豪門貴族爭相傳閱抄寫,以致京城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價格一漲再漲。由此演繹出「洛陽紙貴」、「陸機輟筆」的歷史典故。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一生寫了500餘篇散文,各體兼備,有政論文、史論文、記事文、抒情文和筆記文等。他的作品內容充實,氣勢旺盛,極具平易自然、流暢婉轉的藝術風格。其中,《朋黨論》、《秋聲賦》、《醉翁亭記》等多篇散文,成為傳世佳作。其所以然,同樣離不開他嚴謹的創作態度。比如,他在創作《醉翁亭記》時,一開頭用了幾十個字的篇幅,描寫滁州四面青山的情景。初稿寫好了,自覺不滿意,遂反覆修改。連改多次後,只留下「環滁皆山也」五個字。妻子見他改得如此辛苦,便勸他不必自討苦吃。歐陽修卻說:「文章不寫好,我怕後生譏笑,更怕給後人留下話柄啊!」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敬畏讀者的創作自覺,成就了一代文學巨匠。

曹丕在《典論.論文》中嘗言:「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杜甫在《偶題》開篇中寫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歷史學家范文瀾曾有一自勉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文學創作,如同釀酒,僅有好的原料、好的工藝還不夠,還需要足夠的時間,讓其充分「發酵」。否則,流出來的,不是酒而是水。任何一個作家,腦子裡的文學知識、素材儲備,都是有限的。即便真是天才,不經常騰出時間和精力,體驗生活、補充素材、更新知識,大腦縱是一座倉庫,也有被掏空的時候。

文藝創作,擁有無比廣闊的空間,需要心無旁騖的清靜。王蒙,既有嚴謹認真的創作態度,也有服務人民的創作自覺。他曾經說過:「『人民』兩個字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作家經常強調的人道、人性、人際,也都源自人民。我們得時刻惦記人民、體貼人民,為人民說話。」人民需要文藝,文藝需要人民。每一個有志於服務人民的文學家、寫作者,都應當像王蒙先生那樣,既要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也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既要自覺把「人民」當成創作的最大動力,也要堅持把「嚴謹」當成創作的不二態度,讓手中的筆合荇犮N的節拍,用心感悟新時代,用情謳歌新時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