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字裡行間】新聞文學

2019-12-03
■這類專書,已是鳳毛麟角。作者提供■這類專書,已是鳳毛麟角。作者提供

黃仲鳴

大學課堂授特寫寫作,屈指已十餘載。當初苦嘆教科書和參考書奇少,幸見吾友彭家發大兄之《特寫寫作》(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初版),喜甚。雖為老書,但見其內容廣博,資料亦豐,惜已絕版,唯有自編講義,擇其重點而摘之。

彭家發述特寫源流、定義頗詳,最為我首肯的是,他引潘重規《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新聞記者》指出,史記八書是新聞紙專欄:禮書是禮俗專欄,樂書是音樂專欄,律書是軍事、氣象專欄,曆書是曆法專欄,天官書是天文學專欄,封禪書是宗教專欄,河渠書是地理水利專欄,平準書是財政經濟專欄。如果將特稿視為廣義的專欄形式,則上述八書,實亦人、事、物、時之特寫無疑。彭家發說,以此而論,則後漢《嚴光傳》、杜牧《阿房宮賦》、柳宗元《捕蛇說》與蘇軾之《方山子傳》等篇,就更富於特寫內涵。此說甚是,特寫的濫觴雖始於歐美報刊,但中國自古已有之。

此外,彭家發書中還簡介了所謂「新聞小說」。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這種特寫文體於香港報刊中甚為流行。此即所謂「新聞文學」,他認為,自從人情趣味故事普遍受到歡迎之後,新聞寫作不得不逐漸恢復接受文學的寫作形式:借用小說、散文、戲劇與詩歌等技巧,與濃厚的文藝筆調,如對話、內心獨白,刻意描寫與戲劇性插話等感情或思想表達的方式,謀求新聞報道與文學的相互為用,「軟化」硬性新聞,增加現場感,使新聞生動、多樣、有趣、易解,以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和傳播效果。

在課堂上,我提出特寫寫作這一特點,很多同學都有疑問,認為這不是「新聞」,而是「文學」了。彭家發引中外專家的意見來闡述和定義,我則概括而言之,「新聞文學」仍以新聞為主,演述方式可不同,它是「文無定法」的,也講究文采;而「新聞」主要是陳述事實,須做到客觀、公正,有一定的新聞法則來遵守。

因此,很多同學都喜特寫寫作。有時寫到溜了筆,成了文學作品。

這書另有篇章,述「我國特寫的興起」,晚清之際,教士東來辦報,記載傳述方式,大都採正三角形。這樣的報道方法,無形中暗合了特稿的佈局形式。彭家發引述一八七二年上海《申報》一篇新聞來作證。這篇新聞則轉引自香港《中外新聞》,行文方式為正三角,但體裁卻是中國傳統筆記文學的格局,如開篇「陸明,南海人,居恩寧里」,只要翻開古時的筆記文章,便多以此作開頭。彭家發後引香港《華字日報》一則賊劫富戶的新聞,開首非人名,而是地方名:「石門上文告鄉,唐某家頗饒裕」,這種筆記式新聞,晚清民初甚為流行,無他,那時的新聞編輯、記者,大都由舊文化、舊文學浸淫出來,寫起新聞,自然就據傳統格調來書寫了。」

彭家發年輕時從事報業,後教於大學,勤於新聞著作;閒涉文字學,退休後孜孜不倦於此,成果亦豐。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