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年開始,投資者普遍對大市保持一定戒心,就連港府也調低經濟增長預測,香港甚至出現10年來首次經濟負增長。不過,大行對港股未太悲觀,摩根士丹利預期,隨着中美貿易爭端正緩和,外部需求改善,加上全球貨幣政策趨寬鬆,將令2020年本港經濟回復正增長,故將恒指目標上調至27,500點,最「牛」更可上試32,300點。計及其他有給出恒指目標大行,預期2020年恒指平均水平約在28,500點(見表),與現水平相若。
大摩對未來兩年企業盈利增長頗樂觀,並將中國經濟增長預測上調。在人民幣兌美元轉強,加上外部環境及投資者風險胃納改善下,股市估值水平可以維持。大摩估計最樂觀下,恒指可見32,300點,國指目標為11,500點,「最牛」可見13,200點。
光大新鴻基料先低後高
不過,大摩指一旦第二輪中美貿易談判惡化、社會局勢持續不穩、資產繼續外流、本地銀行拆息續高企,都可能令本港衰退加深,恒指最悲觀將跌至19,300點,國指「最熊」見8,280點。
光大新鴻基同樣偏樂觀,2020年恒指目標為30,000點,走勢料先低後高,首季會先見低位24,000點,到第三季美國大選前才見高位。該行策略師伍禮賢表示,港股2020年有機會「鹹魚翻身」,但以「鹹魚」來形容情況,皆因大市本身並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