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輝
話說吃鱟可引發皮膚過敏性斑疹、紅腫與搔癢,嚴重時導致過敏性休克或致死性毒性反應,中毒死亡率較高。外形與中國鱟極為相似的圓尾鱟更不可食用,其體內的河豚毒素分分鐘讓貪吃者命喪黃泉,由於資源變得稀缺,中國鱟反而在飲食市場受歡迎,其實不要光想茼Y,鱟的價值可能遠超人類想像;鱟熬過數億年地球風霜,暫且不提過河拆橋,人類可否將其研究透徹,將其價值真正榨乾,仍為未知之數,一味將物種價值框死在「吃」之上未免太沒遠見。
台灣有鄉土畫家吳鼎仁為鱟繪一幅畫,旁有一首詞,「閩海鱟,東鱟晴西鱟雨,南滄溟北海苦,橫虹臥碧波,鮮美名海錯」;有「活化石」之稱的鱟之藍色血液,為稀缺醫藥資源,有一說指其肉味鮮美如蟹;然而,在近年來,有些中國人對鱟並不友好,經常濫捕濫殺,具有4億年歷史的生物因而面臨滅絕,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生物系教授、生物學家潘文石在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呼籲,對鱟的保護迫在眉睫,勿讓流淌四億多年的藍色血液枯竭。
據潘文石所介紹,鱟的血液中含有銅離子等物質,從藍色血液提取「鱟試劑」,可準確而快速檢測人體內部組織是否因細菌感染而致病;在製藥及食品工業,可監測毒素之污染,現在鱟的人工養殖技術還不完善,世上只有中國海域及美國海域的鱟血液,才可製作「鱟試劑」。
及至上世紀60年代,中國的鱟資源仍很豐富;浙江一帶的舟山群島,福建一帶的平潭島、長樂、連江、福清、廈門等沿海一帶,廣西廣東的北部海岸,海南島之西海域均有鱟的分佈,根據不完全的統計,當時福建省的鱟每年有幾百萬對,廣西北部灣、北海有幾千萬對上岸產卵。
但從上世紀70年代起,鱟資源受到很大破壞,填海造地,鱟失去賴以生息的淺海沙灘;鱟血對保證人類健康事業的重要價值,使得其在一次性榨乾最後一滴血之後而失去生命,如今南海之鱟數量急劇減少,僅在廣西北部灣、海南島還有較大數量的鱟,北部灣的鱟也在減少。
潘文石在提交本次全國政協會議的提案中寫道:「如按目前如此速度捕殺,再經過十多年,北部灣的鱟也將面臨滅絕的危險。」他有此說法,保護鱟並非不取用鱟的血液,而改變取血方式,避免毀滅性取血,對捕獲的鱟,可取三分一的血液後放生,在來年恢復健康後續取用,此為美國的流行做法。
除此以外,他建議國務院及農業部推出有效的管理辦法,保護稀缺的鱟資源,國家可在鱟的自然棲息地建立鱟資源保護區,在保護區內不得填海造地。由國務院統一規管鱟試劑生產廠家捕鱟,發放抽血許可證,並對利用鱟資源作出明文規定:鱟資源試劑廠須在海邊建立抽血基地,減少鱟因運輸造成死亡;建立限量抽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