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書若蜉蝣:泥盆紀鱟化石與側抑制

2020-02-15

■ 葉 輝

話說鱟又名馬蹄蟹、蟹兜、夫妻魚,為劍尾目的海生節肢動物,由於在地球起始時間比恐龍更古老、才譽為活化石;外表雖與三葉蟲形態甚為接近,卻並非近親,鱟為螯肢亞門,三葉蟲為三葉蟲亞門,先民曾發現距今達五億年前鱟化石,其祖先出現在地質歷史時期古生代的泥盆紀,當時恐龍尚未崛起,原始魚類剛問世,時間推移,與其同時代動物大都進化或滅絕,而鱟從四億多年前問世至今,仍保留原始而古老樣貌。

鱟身體分三部分,最大部分為頭胸部,然後為分節的腹部,再下有長長的尖尾刺;頭胸部側面有複眼,每隻眼睛均由若干個小眼睛組成;除此之外,尚有一對可感受紫外線的單眼;也有一對鉗子,稱為螯肢,專捕食蠕蟲、薄殼軟體動物,背朝下游泳,一般喜歡鑽進泥沙爬行。

鱟生長得不算快,脫16次殼(脫殼一次稱一齡,但並非一年脫一次殼,小時候脫殼次數較多),經9至12年才成熟。人類一直將中華鱟當作食物,其肉與生殖腺與卵都可食用,血液中含銅量過高,所以多食會中毒,圓尾鱟含有劇毒的河豚毒素,不可食用。

世人發現鱟之複眼有側抑制現象,也就是可使物體圖像(尤其追蹤背景中的動態圖像)更清晰,此一原理應用於電視與雷達系統,提高電視成像清晰度與雷達顯示靈敏度;此種億萬年默默無聞的古老動物一躍而成近代仿生學惹人矚目的明星。

每當春夏季鱟的繁殖季節,雌雄一旦結為夫妻便形影不離,肥大雌鱟常馱瘦小丈夫蹣跚而行。此時捉到一隻鱟,提起為一對,故享有「海底鴛鴦」美稱,台灣漁民常趁此大肆獵捕,閩南語稱之為「掠鱟」,更由此衍生出「捉姦」之意,有人認為因諧音之故,逐漸由「掠鱟」音轉為「掠猴」,成為台灣社會常用之訛音(但也有人認為「掠猴」並非來自「掠鱟」,因閩南語早就有用「猴」指稱「嫖客」或「姦夫」,相關語詞很多,不可能都由「鱟」訛音而來);台灣與澎湖鮮少見到,金門見到一些,閩南語云「好好鱟劄甲屎流」,比喻好事弄得亂七八糟; 基隆港有鱟公嶼、鱟母嶼,「鱟嶼凝煙」列基隆八景之一;鱟公嶼在1906年基隆築港第二期挖除、鱟母嶼則因填海造陸而成為市區一部分。

荃灣有地名稱為鱟地坊,在荃灣發展成新市鎮之前為海灘,因此經常有鱟出沒,此一市集遂有幾十個持牌小販,集中在空地零售日用品,有如小型足球場般大小,當中並無基建設施,小販俱售賣乾貨,諸如成衣、文具紙料、人造首飾、人造皮具、皮鞋、書包等,此一市集小販之間的行人通道分為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等,貨品價格有如旺角女人街,不少街坊亦稱為女人街,鱟地坊因而得名,後來人滿為患而堵塞交通,此所以在1958年搬到在川龍街;此外,將軍澳碼頭亦曾出現鱟,汕頭濠江區企望灣為南方鱟自然保護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