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琴台客聚】柏楊百年冥壽

2020-03-18

彥 火

柏楊夫人張香華女士來電,表示今年是柏楊誕生一百周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柏楊版資治通鑑》三十六卷作為紀念。希望我錄一段視頻給她,內容談與柏楊的交往,在紀念會上播出。

內容如下──

柏楊的雜文的尖銳如匕首,無疑是台灣式的魯迅,但他比魯迅對不合理社會的制度體驗更深刻。因為魯迅沒有坐過牢,他坐過國民黨九年牢;他的《醜陋的中國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台灣銷路冠軍,在今天看來也具有深刻現實意義。

他在黑牢中,寫了《中國人史綱》等三部史學著作,他晚年又傾盡心血把過去小眾讀者的《資治通鑑》白話文化普及化,功德無量!所以柏楊不光是文學家,也是史學家!

我是一九八四年秋在美國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認識柏楊、張香華伉儷,此後成了忘年交。

我一九八五年在美國紐約大學留學期間,柏楊寄了全套白話《資治通鑑》給我,成為留學期間的良伴和精神食糧。我是非常感謝的。

我於二零零零年在《明報月刊》為他開了「柏楊論古說今」專欄,他堅持寫了兩年。我在香港策劃的文學活動,如「報告文學徵文獎」、推廣旅遊文學的學術研討會,柏楊先生都是拄着枴杖與張香華大姐來參加,一副義不容辭的氣概,對被商品社會擠壓得奄奄不振的香港文學,無疑是一服強心劑,令人鼓舞。

二零一八年值茲柏楊先生逝世十周年紀念,我參與策劃組織了二場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一場是在北京現代文學館舉辦柏楊先生「創作與人生」學術研討會,第二場在香港舉辦「文學批評與人生」講座,論述柏楊先生作品與人生關係,反響極大!

今年是柏楊先生一百周年冥壽,意義重大。我謹在這裡,為一個追求中國民主自由歷經滄桑、百折不撓的文壇戰士和對人世間懷着極愛和極恨分明情懷的文學巨匠表示崇高的敬意!

柏楊於一九二零年十一月一日於河南輝縣出生,原名郭定生,後改名郭立邦、郭衣洞,柏楊後來則把自己的出生日,定為三月七日,這一天是他在台灣身陷縲紲九年廿九天出獄的日子。

一九四九年柏楊赴台灣,身份是國民黨「青年反共救國團活動組長」、「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總幹事」。一九五零年開始,以郭衣洞之名寫作。一九六零年開始以筆名柏楊為報刊寫雜文。

柏楊到台灣才開始創作,第一部處女作是應徵國民黨「中華文藝獎金」的長篇反共小說:《蝗蟲東南飛》。這部小說符合國民黨的宣傳政策,因此獲得大獎。

一九六八年柏楊被國民黨以莫須有罪入獄,同房難友認出他並揶揄他:「你不就是寫反共小說的郭衣洞嗎?」他只好默認。「真是報應啊!」難友叫嚷道。(柏楊誕生一百周年之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