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君度
一個印章,小的不到半分,大的最多幾寸,但是「芥子納須彌」,所謂「方寸之地有乾坤」。吳昌碩曾與收藏家沈石友先生論篆刻,題有「區區方寸,文明變化,及時善用,可利天下」十六字。
自有文字不久,就開始有印章,那時印章的製作或鑄或刻,用的大都是篆文,因此刻印章也稱作︰篆刻,篆刻和書法一樣,後來發展成一門藝術。
最初印章都是官印,或是皇家的信物,印章用銅鑄和玉雕,皇上用的,稱「御璽」,都是玉印,一般官員用銅印。做官的上任就須隨身帶着官印,認印不認人,丟了官印,就連官都做不成了。後來民間有人將自己姓名刻製印章,便是私章。文人寫字作畫也喜蓋上私章,滿紙雲煙,加個紅彤彤的印章,顯得格外醒目。於是幾乎所有書畫家都會在作品蓋上私章,一來證明書畫乃是真跡,二來也是為即將「出閣」的作品裝扮一下,免得素顏面世。
七八年前,我與六祖的祖庭國恩寺結了禪緣,後來我抄了一卷兩萬多字的《壇經》帶上國恩寺,請如禪方丈在經卷上題字,如禪師傅題「六祖壇經」四字,然後請出當年皇上賜給六祖的法印蓋在上面,印文為《敕封南宗六祖大鑒真空普覺圓明禪師法寶》,如禪方丈再加持開光,使經文頓時生輝,殊勝無比!由於印章的作用頗為特殊,故鑒定和收藏書畫作品,都要仔細研究印章,以辨真偽。
印章除刻個人名字的私章之外,也有刻其他印語的,謂之「閒章」。閒章刻什麼內容都有,可說種類繁多,包羅萬象,不可勝數。我自己常用的就有:「龍氣萬方」、「厚德載物」、「我寫我法」、「書以載道」、「翰墨緣」、「耕雲種月」、「我書我心」、「存我」、「本立道生」、「惟吾德馨」、「初入禪宮九百丈」、「志於道」、「古時花可似今時」、「家鄉紅荔醉東坡」、「大吉祥」、「多思必得」、「遊於藝」、「曲直向前」、「筆歌墨舞」等數十枚。閒章除了刻印語,也可刻圖案,如佛祖、菩薩、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或其它動物等。我抄的經文,引首都會蓋上佛印。
篆刻家個個精通篆文,篆文分好幾種,有金文、籀文、小篆、龜篆、鳥蟲篆、麒麟篆、龍虎篆等等。刻一枚印章,先要定刻朱文還是白文,再作字的構圖和佈局,再考慮用何種刀法,這和書法講筆法、字法、章法並無分別。篆刻與書法同宗同源,頗講究藝術風格和流派。大家熟悉的齊白石不獨是畫壇巨匠,更是篆刻大師,他的印風對當代印壇產生了巨大影響,最終開創了「齊派」, 其印藝風神獨勝。吾獨愛「虞山派」印風,尤以鄧散木篆刻為所好。我有幸認識他的弟子何國勳先生,故手上有他治的姓名印四套,閒印一方。他曾與著名畫家陳永鏘合作出一本《百花集》,陳永鏘畫一百種花,他刻一百個印,那可算是大製作了,這一百個印為《百花集》增色不少。
現在喜歡篆刻的人愈來愈多,順帶提一下,我國已退休的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亦樂於此道,甚為少有,故一時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