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文公子手記】無中生有的商機「節」

2020-03-17

文公子

市場營銷,勝者為王。致勝的標準,不是攻勢能贏多少市場策劃獎,而是現金獎──客戶的收銀機響起,才是最振奮人心的勝利歡呼。

市場營銷中,有一個頗冷門的名詞,名為Occasion Marketing,沒特別好的翻譯,文公子暫名之為「時節營銷」,指透過一些熱門的慶節或活動做市場推廣。例如每四年一屆的奧運會和世界盃,就是做推廣的好時機;而這兩項世界級的盛事,又恰巧每兩年梅花間竹地舉辦,大家不會正面競爭推廣資源,於是主辦單位、贊助商、廣告商、廣告公司、媒體以至消費者,都能皆大歡喜。

國際級盛事,不能經常舉行,一來所需人力物力甚鉅;二來推廣的資源分配會失衡;三來經濟學有所謂「邊際效用漸減定律」,消費者面對眾多盛事,會因為刺激度的漸減,而變得失去消費動力。

盛事以外,本地節日就成為很好的推廣時機,一來不同節日可以針對不同的客戶群;二來總有一個日期在附近,可考慮的點子也非常多元化;三來基本上商機能無中生有。

最傳統的購物節日,不離農曆新年、聖誕節、情人節......等。然而,傳統智慧有云「一節淡三墟」,在一連串節日大型促銷活動後,消費者的購買力往往趨於「彈盡糧絕」,在大時大節間的「閒月」,業績通常不進則退,如何刺激市場需求「交數」,就是市場營銷的挑戰了。因此,一些相對「不起眼」的節日,就成為了促銷的藉口,例如每年二月十四日是情侶完全不容有失的「情人節」,而日本人卻將「收禮」引申至「回禮」,創造出三月十四日的「白色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甚至秘書節,都是商家鼓勵送禮的非正式時節,但在年復年力推宣傳下,為人子女或老闆者,亦不好意思不盡點心意。

節日亦能自創,最常見的是購物節、文化節等;而內地近年就有不少「新興節日」。剛過去的三月八日是婦女節,但內地營銷高手卻包裝之為「女神節」,變成觀音兵們向女神示好,或者鼓勵一眾女性消費者盡情購物的好時機。而最「無中生有」的節日,可算是十一月十一日「四條一」的「光棍節」,能在過了國慶,未到聖誕的傳統消費淡季,屢創銷售奇跡。其橋之好,令人拜服。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