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芷君 廣西政協委員 香港政協青年聯會副主席
今年是中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的最後一年,我們要堅決響應「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號召,「擼起袖子加油幹」,持續打好扶貧脫貧攻堅戰。
一是在香港建立香港少數民族文化中心,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恰逢新年之後新冠肺炎殺到,香港市面出現搶購潮,導致一罩難求。南亞裔的基層女性更成為被遺忘的對象,出現求助無門的慘況。本人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捐資於全球搜購到20,000個口罩,並聯同地區組織、教育中心,免費派發予香港南亞裔基層女性以及有需要的香港市民,以解燃眉之急。同時透過活動在港推廣共融文化,協助少數族裔融入社區。
希望通過建立香港少數民族文化中心,加大廣西少數民族侗族文化(侗繡、侗畫、侗茶)的傳承、保護、宣傳、推廣和發展力度,發揮好香港作為世界最自由和最開放的經濟體優勢,助力廣西侗族全面開放發展,讓少數民族貧困婦女早日脫貧,讓祖國優秀的民俗文化走向世界。
二是建立完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廣西居住着壯、瑤、苗、侗等12個少數民族。千百年來,這裡的人們保存和傳承着古老而完整的手工織繡技藝,位列「四大名錦」的壯錦、色彩斑斕的瑤錦、立體生動的侗繡等,都是廣西民間織繡技藝的代表,而侗繡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如何保護、傳承並發展傳統的民族文化,是當前面臨的難題。希望通過建立完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加大廣西少數民族侗族文化的保護及傳承力度,進一步加強廣西桂繡的普查工作,解決民族傳統文化面臨失傳的危機,保護好三江侗族刺繡非物質文化遺產,建設好美麗三江,進一步打好扶貧脫貧攻堅戰。
三是將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非遺文化傳承,推介到香港校園,培養香港青少年的愛國情懷,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以香港君文化機構為平台,推廣愛國主義教育,使愛國情懷一代一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