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字裡行間:談談復仇文化

2020-04-14
■這書分析恩與仇的觀念,頗為細緻。 作者提供■這書分析恩與仇的觀念,頗為細緻。 作者提供

■ 黃仲鳴

疫監無聊,翻書取娛。左翻翻右翻翻,忽然翻出《書劍恩仇錄》,這是金庸的武俠處女作,已看過兩遍了。一次是舊版本,另次是新修本。翻頁之時,腦中乍閃,何書尤其是武俠技擊書,有哪一本不是糾纏於恩與仇之間?腦中又一閃,閃出《中國古代恩仇觀研究》來。尋之,獲;看之,爽。

作者傅開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這是部學術書,將恩與仇的觀念細細寫來,頗得益也。

《書劍恩仇錄》甚至後來的《碧血劍》、《射雕》三部曲等,都將國仇家恨描述得入木三分,無此恨無此仇,或報恩赴義,就沒有如此蕩氣迴腸的說部,迷倒千萬人。

除武俠外,古代的《水滸》、《三國演義》、「三言兩拍」都環繞這主題。追源溯始,竟然是來自教導我們做人處世的儒家學說。「復仇是文化不開時人民的自助」,傅開鏡說,儒家的復仇觀源於初民的報復心理,孔子作了理論化的解說,鼓吹有仇不可不報的觀念。《禮記.檀公下》載:

「子夏問於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寢苫,枕干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鬥。』曰:『請問居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仕弗與共國。銜君命而使,雖遇之不鬥。』曰:『請問居從父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不為魁,主人能,則執兵而陪其後。』」

其意是:父母之仇必須要報;兄弟之仇,則隨時帶備兵器,遇仇人即衝上去;朋友之仇,報了之後可以逃亡出國。《碧血劍》中,袁承志既報家仇,又報國恨,最後逃往海外。

除了儒家外,另如法家、道家都有一套恩仇觀。這些觀念影響中國數千年來的道統,仇不報,恩不報,枉為人子、豪俠也。傳統社會有此觀念,遂彰顯於小說,形成了最吃香、最吸睛的主題。

不止中國如此,有等外國小說,何嘗不是環繞這主題。《基度山恩仇記》、《無比敵》、《三劍俠》是我年輕時最愛讀的小說,尤喜《基度山》,後來金庸寫《連城訣》,便推測他一定受到這書的影響。《無比敵》的復仇對象是一座巨無霸的白鯨,這是鮮見對動物的復仇,船長發誓追尋、發誓殺之而後快的悲劇人物。我想,不少報仇小說是可以不朽的。

書中談到司馬遷「以文復仇」的事跡。不錯,司馬遷撰《史記》,意在復仇。司馬談之死,是他第一次遭受打擊;其後因李陵事件,受到漢武帝的腐刑;於是透過撰寫《史記》,以文激出內心的忿恨。皇帝才可立「本紀」,司馬遷卻將項羽也搬上去。《史記》還有不少英雄豪傑的列傳,國仇家恨,盡現司馬遷筆下。

我相信,除了佛家外,諸子百家的恩仇觀或有差異,但「有仇不報非君子」、「君子報仇,十年未晚」、「一飯之恩」,這些觀念是彌漫於寰宇天下的不變思想。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