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油旋圈圈蘊歷史 百年技藝難傳承

2020-06-01
盧利華。香港文匯報記者殷江宏 攝盧利華。香港文匯報記者殷江宏 攝

非遺傳人盧利華:很少人能吃苦 收徒不能勉強

油旋,又叫「油旋回」,因其形似螺旋、表面油潤且色澤金黃而得名,相傳清朝道光年間便有店家販賣,但如今其製作技藝卻面臨傳承的難題。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油旋,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濟南油旋製作技藝傳承人盧利華不僅經常參加公益活動,還多次去校園推廣介紹油旋及其製作技藝。受新冠疫情影響,盧利華的油旋店舖面臨嚴峻的考驗:小店所在的美食街雖已復工卻人流稀少,給小店的經營帶來沉重打擊。但她並未氣餒,不僅嘗試製作新口味打開年輕人的市場,還參加了央視視頻直播宣傳油旋。 ■香港文匯報

記者 殷江宏 山東報道

清代顧仲編著的《養小錄》是這樣記載製作油旋的:「......和麵作劑,擀開,再入油成劑,擀開;再入油成劑,再擀;如此七次。灶烙之,甚美。」和麵、擀皮、抹料、做麵劑......一隻小小的油旋,工序卻需要13道,且每批油旋從製坯到成品出爐需要15分鐘左右。盧利華拿和麵舉例,每個季節的水溫控制和摻水量都有所不同,需要考驗師傅的經驗和感覺,有時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要讓麵的軟硬、黏濕程度恰到好處,做完後手上和盆裡都乾乾淨淨,不留一點多餘的麵」。

味道伴隨一生 文化需從小熏陶

在盧利華心中,油旋是有生命力的。「一個一個小圈代表着年輪,訴說着濟南厚重的歷史和文化。濟南是泉城,你把油旋翻過來看,像不像咕嘟咕嘟向外冒的泉眼啊......」盧利華說:「我覺得傳統飲食文化得從娃娃抓起,兒時的記憶和味道,能夠伴隨着人的一生。如果有可能的話,我也希望把油旋手藝帶到香港,讓香港同胞品嚐到地道的濟南美食。」

受邀交流活動 獲韓國師生歡迎

作為非遺傳承人,她經常參與各種公益活動,並多次去校園推廣介紹油旋及其製作技藝。有一次,盧利華受邀去一個中韓兩國中學生交流活動現場製作油旋,受到師生的熱烈歡迎。「韓方的校長和學生握着我的手說謝謝傳承人,我覺得非常自豪!」在其看來,做公益雖然沒有經濟效益,但能讓更多人了解油旋。

盧利華把油旋製作技藝傳給了學工商管理的女兒,但她不確定孩子未來是否會以此為生。她表示,如有機會,她可能會再尋一個傳人,免費把這門手藝傳授給他。「首先要品行端正,有一顆能吃苦耐勞的心,耐得住寂寞,頂得住誘惑。其實我師父也曾收過其他徒弟,但大多都放棄了。這個活兒冬冷夏熱,太辛苦太累了。」在三尺灶台堅守近40年,盧利華說看許多事情都和原來的視角發生了很大變化。「我覺得不要刻意地去勉強什麼事兒,收徒的事兒也不能勉強,一切隨緣吧。」

復工客流少 研發新品吸年輕客

盧利華創辦的「弘春美齋」油旋店位於濟南寬厚里美食街。去年11月,盧利華意外摔傷手部骨折,在家休息了兩三個月,原計劃等春節假期再正常營業,沒想到新冠病毒疫情爆發,油旋店所在的美食街直到今年4月初才正式對外開放。香港文匯報記者看到,將近五個小時的時間裡,店內只來了六七撥客人,除了一對外地遊客購買了60隻,其他的客人多是買兩隻邊走邊吃。

「五一假期或許會比平日好一些,但肯定不會像往年的黃金周那樣火爆。」盧利華對於今年的市場前景並不樂觀。為了自救,她嘗試研發新產品。傳統油旋的口味是葱香的,她在此基礎上創作了黃油和肉鬆口味,深受年輕人喜愛,目前她正在研究把茶元素融入到食品裡面。 此外,盧利華還參加了央視視頻直播宣傳油旋。她表示:「我現在要做的是解決困難,而不是當一個逃兵。」

「一個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只要我活着,只要我還能動,我覺得油旋就有生的希望。」 盧利華說,油旋能傳承百年,能力斬各個時代的「網紅」小吃流傳下來,一定有其存在的硬道理。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