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洗肚」免定期到醫院 可減染疫風險

2020-06-01
■吳先生指「洗肚」可在家進行。威爾斯親王醫院供圖■吳先生指「洗肚」可在家進行。威爾斯親王醫院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本港早在1985年已落實「腹膜透析優先」政策,讓腎衰竭患者在家中接受治療程序,而數據顯示在新冠病毒疫情下,有關政策更能避免這些免疫力較差的患者需定期到醫院,減低受病毒感染風險。

全港至2018年有近1萬名要接受腎臟替代治療的病人,逾6,000人要接受透析治療,當中74.6%接受俗稱「洗肚」的腹膜透析,25.4%則接受俗稱「洗血」的血液透析。

「洗血」與「洗肚」引致併發症風險相若,但威爾斯親王醫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內科顧問醫生、中文大學榮譽內科教授、中大余宇康及余雷覺雲腹膜透析研究中心主任李錦滔指出,在新冠疫情下,「洗肚」是較安全的治療方式。

調查揭「洗肚」較安全

本港沒有腎衰竭患者染疫,李錦滔則引用武漢市血液透析中心的報告指出,當地230名要「洗血」的患者,有37人感染新冠病毒,比率為16.1%,透析中心33名員工中亦有4人確診,感染率12.1%;內地另一腹膜透析中心則調查發現,「洗肚」患者染疫比率僅0.11%,即使武漢巿的感染率亦只有0.52%,員工感染率分別為1.65%及4.49%,均遠低於「洗血」。

他解釋,患者每日雖「洗肚」三四次,但可在無塵的家居或工作間進行,每八至十周才到醫院覆診,相反「洗血」患者大多每周兩三次到醫院或血液透析中心治療,接觸病毒風險較高。倘「洗肚」病人擔心到醫院覆診受感染,可透過視像會見醫生,由家人代為到醫院領藥。

去年第二度患上腎病的吳先生,現每日「洗肚」三次,表示除不能游泳外,生活未受太大影響,在每次約二三十分鐘的排出和注入透析液時間外,如常人一樣外出活動。他於1988年已患病,但退休前從事運輸工作,工作環境壎芵差,未能在工作間更換透析液,故每周兩日到醫院花數小時「洗血」,他指「洗肚」毋須承受「洗血」插針的痛楚,不會感到不適。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