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惜食堂」今復供熱餐 僅外帶無堂食

2020-06-01
■「惜食堂」的工作人員準備食物包派發予弱勢社群。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惜食堂」的工作人員準備食物包派發予弱勢社群。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疫情令社會於過去幾個月未能正常運作,連帶一些社會服務及基層市民亦受影響。透過回收仍能安全食用的剩菜,再加以烹調為熱餐讓弱勢社群在「社區飯堂」堂食或外帶的「惜食堂」亦不能倖免,自2月起暫停回收剩菜,一度改為「自掏腰包」動用經費購買新鮮食材派發給服務對象自行烹調。隨着疫情緩和,「惜食堂」今天起重新提供熱餐,但只能外帶,不設堂食。

「惜食堂」向服務使用者派發的熱餐,約80%食材來自本地飲食界所捐贈的剩餘食物,為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該機構2月起暫停提供熱餐及停止向飲食界回收食材,同時安排非必要員工在家工作,以減低員工受感染風險。

機構的受助者主要為長者及低收入家庭,疫症下他們對食物的需求仍殷切,「惜食堂」在暫停提供熱餐後一度要撥出經費自行購買新鮮食材,包裝成食物包派發給服務對象帶回家自行烹調,直至2月底才有善長捐款資助他們購買食材。

3月起提供速凍餐

「惜食堂」企劃及食物捐贈項目高級經理王敏儀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初期我們每次派發二三千包食物,近日已急升至八九千包,每星期都有新的服務使用者出現。」3月起,「惜食堂」開始向服務對象提供速凍餐,讓服務使用者將飯盒帶回家中自行加熱進食。若服務使用者的居住環境惡劣、家中無法煮食及露宿的話,「惜食堂」便向他們提供麵包等乾糧。

「惜食堂」在疫情期間亦因為防疫原因而暫停招募義工,王敏儀指原本由義工負責送食物的外展等服務,過去幾個月亦要由「惜食堂」內不同部門的員工兼任,包括一些原本在廚房工作的廚師,「社區中心關閉,他們無需煮飯,可以幫忙做其他工作。」

香港的疫情近日漸趨穩定,「惜食堂」今天起恢復正常運作,重新提供熱餐,但不設堂食。機構並已重新接受義工登記,將熱餐送到有需要家庭府上,但王敏儀表示,如果之後沒有足夠義工,她和其他同事可能要暫時放下非緊急工作,先協助派飯。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