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齡齡
來到景色優美的旅順軍港,我的腳步竟不由自主地邁上一個遊客足跡不多的景點--爾靈山。
爾靈山不是景點,它是戰場;一個只有203米(當年稱203高地)的小山丘,日本和俄國卻在此苦戰5個月(1904年8月-1905年1月),為的是搶奪中國領土上旅順軍港的控制權。
1904年2月8日,日本海軍不宣而戰,突襲停泊在旅順軍港的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日俄戰爭爆發。戰爭爆發後,日俄雙方分別在海陸兩面展開激戰。1904年8月,戰爭到了關鍵點,日俄兩方都意識到:誰控制旅順軍港,誰就得整場日俄戰爭控制權。
俄國自1898年以「干涉還遼有功」為由強租旅順大連,在旅順軍港修建大批堅固水泥工事,配備大量火炮和機關槍,旅順軍港成了固若金湯的堡壘,這堡壘的制高點就是203高地。
日本要搶佔旅順軍港,先要攻陷203高地。近6萬日軍不斷自殺式強攻,排山倒海向扼守203高地堡壘的3萬多俄軍衝鋒陷陣。日軍以巨大傷亡消耗俄軍,最後奪得203高地控制權;取得旅順軍港後,日軍取得戰爭控制權,日俄戰爭以日本取勝告終。
戰爭結束,日俄簽訂「樸茨茅斯條約」,條約規定俄國在中國取得的旅順口、大連灣的租借權及其附屬特權,轉讓給日本;俄羅斯也要將其所獲的中國南滿鐵路及其支路、利權、煤礦等,無償轉讓給日本。
天啊!這是一場發生在中華大地上,卻沒有中國士兵參與的戰爭;這也是一場發生在中國土地上,但交戰雙方卻是日本和俄國的戰爭。這場慘絕無情的戰火讓東北大地上幾十萬平民痛失家園,流離失所;2萬多百姓在日俄的硝煙中無辜慘死,屍橫遍野;戰爭中造成中國近7千萬両白銀的經濟損失更是無冤可訴,無處可償。
天啊!這是多麼荒謬可悲,昏庸無道的滿清政府啊!4億人口大國,卻只有缺彈少藥的3萬軍隊;看着兩個強國燃槍點炮,卻厚顏無恥奉上自己國土,劃出戰區讓兩國開戰;把手無寸鐵的善良民眾送進虎口,任人宰割,卻無動於衷;這4億人口的東方帝國更在日本強奪俄國在東北權益時默然相許,拱手相送。
沿着小路登上這滿布當日砲台和戰壕的爾靈山(203高地),往日腥風血雨隨風刺臉,隨雨纏心;我在這個景點,這個戰場,悲憤欲絕,五內俱焚......我默默向上天祈求:中華民族的獨立自主彌足珍貴,14億人民必要珍而重之好好堅守她,同心同德愛護她,讓我們炎黃子孫世世代代自主命運,昂首挺胸挺立在世界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