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路地觀察】親子行山樂

2020-06-10

湯禎兆

疫情以來,一家大小進行最多的親子活動,我家必然要算行山。兩兄弟的腳力也日有改善,可以挑戰更遠的路程,自然也是賞心樂事。尤其是對兩名小孩來說,行山不一定如成人般愛欣賞風景,有湖光山色固然好,但往往只會驚歎數分鐘,便會迷醉於其他活動,所以挑選地點時,我通常會作多功能式的考慮,以滿足孩子的特質及心態。

舉例而言,可以的話,我會盡量挑選有大空地的目的地,例如龍蝦灣的風箏草坪,又或是鶴藪水塘前的空地,如果能避開人來人往的時段,往往就可以讓孩子盡情追趕跑跳碰,「放電」至不亦樂乎。兩兄弟喜愛踢球,行山也通常帶備小足球,遇上空地草坪正好可以一舒腳頭。對孩子來說,針對每一項活動的專注力均有限,所以為了令他們更熱愛行山,設計更多可同步進行的活動是一大考慮。

當然,行山仍是主要重心。事實上,前提是要關顧彼此的體力限制,當然因為孩子有兩年之間的年齡差異,有時候我們也活用次子有其他活動的日子,帶長子去挑戰更適合他能力的山丘。長子也養成逢上山頂,就追問海拔多少的習慣,暫時他上的最高峰為黃牛山,所以604就成為了他的行山口頭禪--一個標誌坐標。一定程度的難度是必須的,那才可激發出孩子的鬥志及潛能出來。

只不過凡事總有兩面,我的座右銘是絕不強求--乘興而來,一旦風雲變色,就一定中途折返,此也絕非敗興而歸的事來。上筆架山本來打算登上觀景台,可是雨中登山發現超出孩子能耐,於是便立時回歸;又或是在烈日當空下,更加不要逞能,否則只會樂極生悲。

現在天氣已漸入盛暑,我會盡量挑選有山有水的地方,例如難度不高的山澗,如鹿頸的石板潭、八仙嶺的新娘潭及照鏡潭等,孩子都可以盡興而歸。至於水塘當然適合,不過最好避開人多擠迫的城門水塘及九龍水塘(金山)等地,屯門的藍地水塘、粉嶺的流水響及鶴藪水塘,又或是大欖的河背水塘等,都是更佳的目的地。

希望大家都可以在疫情下有更健康的家庭生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