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英文老師提出不要依賴「very」,提議用其他同義詞(Synonyms)代替,這些字可以從傳統的同義詞典和網上App輕易找到,例如要說很大,very big就可以換成enormous、huge、giant等等。
沉悶的食物中加了鹽,雖變得比較易入口,但仍是不離其沉悶本質。流行文化受年輕人喜歡,把「big」字換個面孔,我們可用humungous,如論及數字時則用godzillion,可是這兩字也很老美,不看《哥斯拉》(Godzilla)電影,即使是美國人也摸不着頭腦。
要說可惜,我們通常用「What a pity」,但若描寫在必勝的情況下敗陣,又或要形容某人什麼都幹得好,無奈卻要面對其唯一弱項,則可引以下成語,它來自一個希臘成語故事。
俗稱木馬屠城記的《伊里亞德》(Iliad)中,阿基里斯(Achilles)是位常勝戰士,原因是阿基里斯的母親在他仍是嬰兒時,把他全身浸在聖河裏,使他變得刀槍不入。在過程中,這位媽媽當然緊緊捉着愛兒的腳跟,否則阿基里斯便會被河水沖走。在特洛伊城(Troy)一戰中,有人射出暗箭,打中了阿基里斯的腳跟,也就是他唯一沒有觸及聖河的部分,結果無敵戰士就因為這傷口而身亡了。
我們描繪擊中唯一死穴時,可以類似這樣寫,「Mary is a bookworm. She always gets "A"s, except Physical Education. That's her Achilles' heel.」
那又怎去取代「very tired」或「very painful」的形容?這問題很難說,須看所描的情況。假設事主受到不斷折磨,看似找不到終結,猶如無間地獄,簡單的翻譯就是perpetual agony。若想來個引述,可看另外兩個道出一樣教訓的希臘故事。
曾經有一位失德的國王,他的名字是薛西弗斯(Sisyphus),他無惡不作,更從奧林匹斯山騙得不死之身。眾神之首宙斯(Zeus)為了要懲罰他,判他要將巨石推上山頂,可是每每快到山峰,巨石便會從手中滑走,結果薛西弗斯要不斷承受一樣的折騰。如說有人向你不停施惡,可用從這個故事中引申出來的字:薛西弗斯式的對待(Sisyphean hospitality)。
另外也是每天都在受刑罰的一位神,祂叫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祂因違反宙斯旨意,私下幫助人類得到火,使人類進化出自己的文明而開罪了宙斯。宙斯把普羅米修斯困在山頂,再派一隻老鷹每天啄食祂的肝臟,但祂是神,擁有再生能力,每晚肝臟又會再生出來,好讓老鷹在下一天再啄去,不斷承受這樣的痛苦。不過,這例子現在已很少人使用,因為會令人想起同名電影而多於原故事。■林健根 會計師
隔星期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