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教界重考輕評 趁疫「行快兩步」

2020-07-30
■容永祺(右)指,教育界開始關注考評局近年大力推動的「等級預測研究計劃」。左為考評局秘書長蘇國生。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容永祺(右)指,教育界開始關注考評局近年大力推動的「等級預測研究計劃」。左為考評局秘書長蘇國生。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容永祺:校方提供數據 考評局願回饋 學生最終受惠

今屆文憑試經受疫情考驗,日前已經放榜,雖然作為後備的「評核方案」最終未有派上用場,但亦令教界開始關注起考評局近年大力推動的「等級預測研究計劃」。考評局主席容永祺早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指,透過評核促進學習一直是考評局的重要願景,但教育界始終重視考試多於評核。今次疫情正是一次契機,令大家明白評核的重要性,讓考評局推動有關工作時「行快兩步」。■香港文匯報記者 繆健詩

為讓學校及老師能更準確掌握學生能力及評級標準,以支援教學及幫助學生籌劃未來升學計劃,考評局近年推動大規模「等級預測研究計劃」,收集考生的校內考試成績並預測等級,用作與文憑試實際分數及等級作對比。

不過,此前僅得三分一學校參與計劃,所以當教育局早前提出以「根據校內成績評估」作為代替今屆文憑試的後備方案,即引來極大迴響,對其預測準確性及提交數據方面都有疑問。

過往數據少影響準確性

容永祺在訪問中坦言,由於計劃過往只純粹為研究目的並無實質用途,所以該局不會規範學校如何提供數據,令取得的數據「五花八門」,再加上參與的學校數目偏少,導致準確性只有一半左右。若以預測與實際成績較接近,即相差一級或以下計,2019年中英數通識四科比率分別由91%至98%不等(見表)。

今年因應疫情,考評局一方面在籌備考試,另一方面向全港學校收集考生評核數據,學校整體反應亦明顯更積極,但他明言不希望「曇花一現」,而是能發展成為一種「文化」,「不能夠只覺得考試成功就算數,這個是基本層次,考評局一直希望做到另一個層次,就是通過評估工作回饋教學,讓學生同老師都得益。」

容永祺希望今次疫情能成為契機,提醒學校未來多做評估,「學校願意提供數據,考評局就會回饋,協助學校及教師提升評核素養,令他們更加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學習弱點,這便是透過評核促進學習,最終受惠的都是學生」,他相信若然學校能明白這些好處,一定會願花時間參與。

助評核學生掌握強弱項

考評局已邀請全港中學提交今屆考生的校內評核分數,至今收到逾360所學校的數據,現正進行數據處理與分析,預計可於9月回饋學校和簡報初步研究結果。該局亦將通過數據回饋,讓學校分析預測與實際等級的差異,讓校方更能掌握評審素養的培訓。

考評局在過去兩年已為此項目額外撥出更多資源,「其實考評局正面對財困,但對於長遠有益的事,我們絕無手軟,而且只要對教界有幫助,相信同事都不怕多做。」容永祺說。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